分享

孙健:大学精神: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性坚守

 昵称815848 2017-07-26

  作者简介:孙健(1975-),男,安徽蒙城人,惠州学院人事处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行政理论研究。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坚持走多样化发展道路,学科专业设置应关注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为己任,彰显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但这种办学模式由于缺乏现代大学精神的指导而走向了“急功近利”的偏狭。地方本科院校应从培育现代大学精神的角度入手,“祛蔽”而“返魅”,凸显其应有之大学光辉。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精神 学科专业设置 社会服务职能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次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教育改革战略作出具体布署,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则具体规定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的实施措施。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转型已成为现阶段教育界热议的重要话题。

  目前已有22个省份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改革工作,上海、重庆、河南等地已出台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改革,而且一批高校在转型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纵观大学的发展历程,从中世纪欧洲最早的单一性大学发展到当代的综合性大学,无论大学的组织形态、结构功能及办学模式等如何变化,但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却始终没有消失。大学能够独立存在而没有泛化成其他社会机构,都归功于大学精神这种价值理念。

  一、地方本科院校培育大学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教育部的高校转型实施意见,全国现有的1200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其中至少有一半的高校应转型为应用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截至目前已有15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加入到教育部成立的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主动进行转型改革。然而,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片面强调面向地方,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培育大学精神的战略思考,抛弃了对“象牙塔”精神的坚守,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地方社会的“附属机构”。简要来说,在转型发展中,地方本科院校培育大学精神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办学时间短,未形成衍生大学精神的必要环境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其自身存在及发展过程中对办学思想的理论抽象并凝炼成独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和群体意向。在现实中,大学精神与大学实体组织并不是同步产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学校办学理念和治学方略进行创生,并在实践中不断提炼、修正和升华,最终形成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认同理念和行为意识模式的大学,才能真正拥有“名副其实”的大学精神。比如,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大精神,其形成可追溯到京师大学堂及新文化运动时期。在那个时期,陈独秀、蔡元培、胡适等著名学者及其民主自由思想在锻造北大精神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大学精神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的历史沉淀,无法在短时间内塑造成型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历史较短,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则是通过当地技工学院、专科学校和教育学院的合并或升格而来的。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办学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办学经费紧张。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忙于应付本科教学评估体系设置的硬件建设,无暇顾及对办学理念、学术思想、校训内涵的哲学思考。总之,对于许多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其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教学育人模式和管理制度尚处于初建阶段,其办学指导思想也处于萌芽阶段。在此阶段,无论是历史文化积淀还是现实办学环境,都无法达到孕育大学精神所必需的主客观条件,这也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在地方本科院校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

  2.过度强调“服务地方”,教育功利主义化严重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演绎和实践探索,国内学者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办学方向,基本上达成了公式化的共识:即“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以寻求地方支持为依托”,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改革必须审时度势,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科学规划教育方案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具体而言,学科专业设置要瞄准当地支柱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摒弃传统大学“研究型”、“学术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在厘清自身办学定位的分布层次之后,地方本科院校虽然都重视坚守“服务地方”的宗旨,但是在实际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进入“瓶颈”阶段,无法提升教育质量。这些“瓶颈”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文精神缺失。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缺乏独立精神和批判创新精神,未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二是办学目标功利化。学科和专业设置随着地方“热点经济产业”进行“亦步亦趋”式的频繁调整,无视科学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培养的特殊规律,办学目标过度紧盯地方随波逐流而迷失了自我。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本科院校片面强调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性职能,从而使高校被打上“工具化”、“利益化”、“经济化”的评价标签。这种批评之声与地方本科院校日益扩大的规模、教育投资的相对不足、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普遍下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呈下降趋势的处境,以及地方本科院校自身降低发展目标、教育功利主义化、“重术轻学”、“重应用轻理论”等倾向混合,一起形成了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及其大学精神的悲观态度〔2〕。

  3.受“他方中心论”影响,认识上存在误区

  美国独立后创立的大学数量较少,其办学理念沿袭欧洲的贵族式高雅教育模式,属于典型的精英化高等教育。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赠地法案”的颁布与实施,众多的州立大学(也有学者称之为赠地学院)应运而生。这些地方性大学,从成立之初就主动承担起其服务地方发展的历史使命。威斯康星大学是这些地方高校的典范,其在办学过程中凝炼出的“威斯康星思想”成为该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大学精神。虽然它们没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雄厚的办学实力和鲜明的品牌效应,但其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以及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受到了人们的赞扬和肯定。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美国的这些地方大学在“威斯康星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大学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办学导向,把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由“单向作用”模式切换成“相互作用”模式,与社会互动为主要标志的“他方中心论”成为该时期的主流办学理念。由于美国地方大学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有许多相同之处,于是,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这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找到了经典范本,也为“服务地方论”找到了理论渊源,进而提出地方院校发展的立足点应从“以自我为中心”走向“以他方为中心”。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精神被扔进了垃圾堆,地方本科院校从盲目模仿名校、老校的经典办学理念开始转向“一律向地方看”,从而失去了大学藉以存在和自身发展的本体价值即大学精神。 

  二、地方本科院校培育大学精神应采取的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要转型发展,既是国家教育规划的战略布署,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自身需求。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破除那些传统守旧的价值观,也要革新原有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但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无论如何推进,始终都不能放弃对一种对大学精神的理性坚守,在强调“服务地方”的同时,应主张高校的主体价值,凸显其应有之大学光辉。

  1.营造适合大学精神孕育产生的环境条件

  大学要真正成为大学,就必需凝练出其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积淀下来被普遍认同的一种理念意识,是大学蕴含的独具个性色彩的文化气息,是大学本质内涵的外在标识性体现,在短时期内无法快速形成。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在转型发展中应面对现实,立足长远,为培育大学精神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第一,培育“自由创新”的学术环境。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大师,素以孜孜不倦地探究学问为特质”。失去了学术精神,大学精神也就失去了其价值本体。要赋予学术研究“零干涉”式的真正自由,鼓励学术研究独立创新、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个性精神。第二,打造“民主法制”的管理环境。从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和学术自由的角度出发,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供制度保障,为创生大学精神提供必要的“秩序环境”。第三,营造“和谐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衍生的思想源泉,同时也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表现形式。应倡导自由民主、尊重科学、崇尚人文的校园文化理念,以创新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以及大师形成的良好氛围。

  2.坚持“以文化人”,发扬人文主义精神

  我国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曾指出,“大学之道在育人而非制器”〔3〕。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重视谋求与地方、市场、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这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要坚持大学教育的本质规律,警惕将育人教育演变为“职业教育”或“专项培训”的畸形现象。否则的话,不仅与大学的使命背道而驰,也难以持续健康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最终有违转型初衷而导致改革失败。那么,地方本科院校应如何既坚持独立自主的同时又能抵制住市场经济的诱惑,从而在转型发展中保持应有的价值追求呢?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应立足于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教育模式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应用型教育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应努力给应用型教育注入人文主义元素,倡导“科学人文主义”的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此外,与育人模式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设置应有一定的独立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应恪守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而不能跟随社会风向“望踵而行”。正如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指出的那样,“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应该是社会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风向”〔4〕。

  3.解羁“他方中心论”,返魅现代大学精神

  “他方中心论”其实是个舶来品,其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国相互作用大学。乔治梅森大学副校长J·韦德·吉利在归纳相互作用大学的办学思想时指出:“相互作用大学的基本发展战略是使学校与它所在社区的企业界、公众及政界的领导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社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共同目标而努力,相互作用大学的主导方针是以他方为中心的。”〔5〕对于这段著名的讲话,中外教育学术界共有三种解读:一是,大学要走出“象牙塔”,其发展定位应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社会为中心”;二是,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一致的“共同目标”,然而得出的结论却是主从关系的“以他方为中心”,这显然是有悖逻辑判断的;三是,“以他方为中心”的提法只是表明了对大学与社会合作的高度重视,但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以“他方”为中心,而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双向”互动关系。笔者比较赞成第三种观点,这就是说,地方本科院校要在转型发展中坚定不移地加强与地方的互动合作,同时在此过程中,应明确自己的主导方向,创生和坚守大学精神,真正承担起“育人为本”的历史使命,而不是盲目迎合社会短期利益的单方面需要,否者大学本身就会在这种泛化过程中消失。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S〕〔J/OL〕.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hk/2013-11-13/c_118121862.htm.

  〔2〕胡春光.当前地方院校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78-80.

  〔3〕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7-11.

  〔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65.

  〔5〕葛守勤,周式中.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