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解痉止痛汤(姚培发方) 【组成】 荆芥、防风各9g,制川乌10g,葛根12g,细辛3g,白芷10g,僵蚕9g,天麻10g,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0g,川芎12g,炙甘草4.5g。 【功效主治】 疏风散寒,化湿通络,解痉镇痛。主治风寒湿邪所致的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方解】 本方仿川芎茶调散并加重息风解痉通络止痛之剂而成。其中荆芥、防风、天麻、川乌、葛根、白芷、细辛、僵蚕以祛风解痉,散寒通络,尤其乌头之温经散寒、解痉止痛作用更为峻猛,配合当归、赤芍、白芍以养血理血,并可减少乌头、细辛之燥烈,佐僵蚕、地龙以搜剔内外之风。治偏头痛属风寒湿阻经络者,每有良效。 【加减】 寒郁化热,见热象者加黄芩10g,生石膏30g(先煎),广地龙10g,知母10g。 【验案】 刘某,女,59岁。初诊日期;1995年6月8日。左半额面疼痛已近1周,拒按,畏风,痛甚则流泪,左侧面部肌肉痉挛,不能入眠。纳食二便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处方:荆芥9g,防风9g,制川乌9g(先煎),细辛3g,白芷10g,僵蚕9g,天麻10g,当归10g,川芎12g,生地黄10g,桃仁10g。服7剂。二诊:药后痛势减半,原方去川乌9g,细辛3g,加茺蔚子15g,白芍10g,以增养血祛风之力,调治1个月而愈。 按 姚教授治头痛喜用细辛一味,因其味芳香,性升散走窜,李时珍《本草纲目》有“治头面风痛,不可缺此”。由于它具有治头痛的良效,故姚教授常以它与川乌相配治风寒头痛,与石膏相合治风热头痛。此案患者乃风寒痹阻经络,且年老体弱营血虚损,络有瘀滞,故姚教授取解痉止痛汤化裁,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以达祛风治血,血行风灭的目的。 【方源】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著名中医学专家学术集成——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家专集》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1..名老中医的秘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