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 高脂血症——调脂通脉饮(邵念方方)

 学中医书馆 2017-07-26
63 高脂血症——调脂通脉饮(邵念方方)

高脂血症——调脂通脉饮(邵念方方)

【组成】 制首乌、金樱子、决明子、生薏苡仁各30g,茵陈、泽泻各24g,生山楂18g,柴胡、炒枳实、郁金各12g,大黄(酒制)6g。

【用法】 每日1剂,加水500m1煎至(文火)250m1,分2次服。每2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1~3个疗程。

【功效主治】 滋养肝肾,行滞泻浊。用于高脂血症。

【方解】 高脂血症病位在脑在血脉,与肝肾心关系密切。因肝肾阴虚,七情内伤,嗜烟酒肥甘等导致气机失畅,脂液代谢失调。脂液在体内久羁浸淫,侵入血脉之内,沉久为积,积则血循不畅,血脉阻滞,瘀血痰浊内生。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脑脉受累则现眩晕之疾;痰浊瘀血阻于心胸,气机失调则胸阳痹阻,经脉失养绌急而出现胸痹心痛之患;肥胖之躯,代谢不畅,痰浊阻于经脉,经脉失养则肢体麻木等。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则见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增高。本方是采用了补泻并施、标本兼顾的组方原则而拟定的。方中用何首乌、金樱子,补肝肾固精气。正如《本草正义》所云:“首乌,专入肝肾,补养真阴,……故能填益精气,具有阴阳平秘作用……”配泽泻、茵陈,清利下焦湿热。正如《本草蒙荃》对茵陈功能所云;“行滞、止痛、宽隔、化痰。”以大黄、决明子润肠通便,导滞泻浊。正如《神农本草经》云: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取生薏苡仁、生山楂,健脾渗湿,消食导滞;更用柴胡、炒枳实、郁金,行气解郁,升清降浊,有斡旋阴阳之妙。正如《本草求真》云:郁金“体轻气窜,其气先上行而微下达,凡有宿血凝积及有恶血不堪之物,先于上处而行其气,若使其郁、其气、其痰、其血在于膈上而难消者,须审宜温、宜凉,同于他味兼为调治之。”全方补而不腻,固而不涩,行而不散,共奏滋阴降火、行滞通脉、泻浊洁腑之效。

【加减】 偏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症见眩晕明显者,加桑寄生、生赭石各30g;偏于脾胃失健,症见脘腹痞闷,倦怠乏力者,去金樱子,加黄芪30g,茯苓15g,炒莱菔子12g;偏于经脉瘀阻,症见肢体麻木、疼痛者,去金樱子,加丹参、炒桑枝各30g,桃仁、路路通各12g;偏于肝肾不足,目失濡养,症见视物昏花者,加茺蔚子、青葙子、杭菊花各12g。

【验案】 李某,男,48岁,1983年5月24日门诊。眩晕、胸痛10余年。经服烟酸肌醇醇片、降压灵、维生素C、芦丁等3个月余,疗效不明显。就诊前7天,因劳累诱发左胸发紧,胸痹如掣,彻背连项,心悸,头痛,不寐,多梦,纳少,便秘,溲赤。查见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血压18.7/12kPa;心电图示电轴左倾,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胆固醇6.8mmol/L,三酰甘油3.2mmol/L,β-脂蛋白636mg%。西医诊断为高脂血症、冠心病。本例为阴液亏虚,筋脉失养,痰血阻络所致之眩晕、胸痹证,治当滋阴降火,通脉泻浊。予降脂通脉饮,去生薏苡仁,加桃仁12g。服药25剂,诸症基本消失,惟午后微有头晕,耳鸣,脉弦,血压15.7/10kPa,血胆固醇5.7mmol/L,三酰甘油1.5mmol/L。β -脂蛋白304mg%;心电图较前好转。上方去酒大黄,隔日1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 临证应用时当随症加减,灵活变化。除如前所述的加减变化外,特别是对舌淡红、苔白厚腻者(根据本方统计,出现者较少,且疗效亦差),应酌减方中清热、滋阴之品,适当加入温散健脾之药,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本方主要药物(如何首乌、金樱子、决明子)用量偏大,一般当用至18~30g,以患者服后大便微泻(日2次)为度,故应随时调整方中酒大黄的用量。若患者服第1剂药时即出现腹痛或腹泻,可不减药量,因多数患者继续服药后,腹痛或腹泻可自行消失,大便转为稍稀,日2次;若腹痛腹泻不减者,当减酒大黄用量。另外,个别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血脂升高的现象(多在第2个疗程之后出现),但继续服药后,一般会逐渐降低,并不影响疗效。

鉴定一种降脂药或一张降脂方时,不仅要看其降脂作用的强弱,还应观察其软化血管,预防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疾病作用的大小。本方设计时是兼顾了上述两方面作用的。经临床验证,本方有良好的降脂作用,且对改善心电图、心功能、血压、舌象、脉象以及自觉症状,均有较好的作用。

【方源】 《临证经验荟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