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始置澧州的民間傳說傳奇故事
2017-07-26 | 阅:  转:  |  分享 
  
始置澧州的民間傳說傳奇故事(湖南澧州民間故事——撰寫冰雪)遠古時期洞庭湖的西岸湖泊圖畫導讀:傳說遠古時期洞庭湖的西岸湖泊灣壩地域有一條大河(
後來人們稱為:澧水),大河的南岸有一山脈自西向東延伸,山上山下和大河岸邊有一片原始黑森林,大部分被參天古松樹和參天古杉木覆蓋,其中
一部分是原始叢林。大河的北岸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大平原(後來人們稱為:澧陽平原),河流自西向東流淌又轉了一個環彎道沿山脈流入洞庭湖,此
地真乃是“臥虎藏龍”之佳地。當地土著百姓選擇此風水寶地聚集建立一小鎮安居樂業。因這條山脈形似一只臥虎護衛著這小鎮,後來百姓便稱呼此
山為“虎山”。稱呼澧水流淌的環彎河道淺水灣河灘,為了尊奉此地域的風水寶地的傳說神話“龍脈·虎脈”為這一地域“保護神”,並命名為“二
神灘”。這個古老“小鎮”在春秋、戰國時代均屬楚國轄區。秦時代被命名為慈姑縣(縣城屬地),隸黔中郡管轄。兩漢時期為孱陵、零陽縣(縣城
屬地),隸屬武陵郡。三國時期,始屬蜀,後屬吳,零陽、作唐縣(縣城屬地),隸屬天門郡、南郡。北朝時期隸屬西魏政權管轄,西魏文帝“元寶
炬”曾經雲遊長江入洞庭湖沿著西岸進入“澧水”上過虎山遊玩贈言…。西魏皇帝(拓跋廓·文帝的兒子)恭帝二年(乙亥年),西元555年始置
澧州(州城屬地)。洞庭湖西岸湖泊灣壩地域的原始黑森林民間傳說始置澧州的傳奇故事目錄《一》、澧州民間傳說始置澧州的傳奇故事:《二》、
中國歷史考證資料;《三》、澧州官府無奈之下結合採用“風水學”治理澧水;《四》、澧州志記載“思王寺·蜚雲塔”真正史料來歷;《五》、澧
縣古為“澧州”地方名稱歷史考證文獻史料;民間傳說始置澧州的傳奇故事《一》、澧州民間傳說始置澧州的傳奇故事:北朝時期“西魏文帝·西魏
恭帝”圖像澧州志野史史書記載有一種傳說;北朝時期“西魏文帝,元寶炬”曾經雲遊長江中游入洞庭湖沿著洞庭湖西岸進入“澧水”邊上的虎山,
漫步到虎山山頂(今為澧縣彭山),俯視山下有一古城,臨“澧水”而建成,“澧水”環繞古城自西向東奔流不息。贈言:讚美該古城小鎮是建立在
“臥虎藏龍”風水寶地之處,北有大平原儲備糧倉,實屬魚米之鄉。南傍“澧水”水道入洞庭湖又可貫通長江黃金水道,實屬兵家必爭之地,應該設
置重鎮派精兵駐守。後來在北朝時期西魏政權魏文帝第四子(拓跋廓,鮮卑族,漢名:元廓)稱帝時,在西魏恭帝二年(乙亥年),西元555年始
置澧州。據中國歷史史料記載,歷代君王都稱“澧州”為九澧門戶,這些故事應該都是近一千多年發生的事情。《二》、中國歷史考證資料;歷史時
期洞庭湖區一直處於緩慢的沉降之中,再加上古代荊江分水口多在北岸,南岸的洞庭湖區,很少受到長江泥沙淤積的影響。唐宋時期,洞庭湖水面進
一步向西擴展,號稱“八百里洞庭”。《巴陵志》即有:“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連青草,橫亙七八百里”的記載。唐代詩人李白在《遊洞
庭湖》詩中描寫:“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可見其湖面的遼闊及氣勢的雄偉。時光到了明代、清代之際,洞庭湖的面積繼續有所擴
展。明嘉靖、隆慶(1522—1572年)年間,張居正為了保護在湖北安陸的“顯陵”以及他自己家鄉江陵的安全,採取“舍南救北”的方針,
在荊江北岸築起黃檀長堤,使北岸穴口基本堵塞,長江水沙多由荊南排入洞庭湖區,在湖底淤高而來水有增無減的情況下,洪水期湖面水域不斷擴展
,逐漸有西洞庭湖與南洞庭湖的形成。於是,“每年夏秋之交,湖水氾濫,方八九百里,龍陽(今漢壽)、沅江則西南之一隅耳”。這一洞庭湖向西
南擴展到澧州地區,丘林山區為原始森林區域,屬洞庭湖——湖濱的西岸澧州"澧縣"。一直延續到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其時
洞庭湖“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澧州"澧縣"地區,武陵(今常德)、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寰湘陰,凡四府一州九邑,橫
亙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沒其中”。這是洞庭湖的全盛時期。考證;清鹹豐二年(1852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年),荊江南岸相繼發生
藕池及松滋決口,加上原有太平、調弦兩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荊江泥沙大量輸入洞庭湖。這使湖區沉積量遠遠超過湖盆構造下沉量。一百多年來
,湖泊正經曆著自然葑淤消亡的過程。而由於泥沙的淤積和盲目的圍墾使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原來位於湖濱的常德、澧縣、安鄉、益陽等城市,現
在距湖遠的已有十餘公里,近的也有三四公里。湖區面積已縮小到二千八百二十平方公里。本來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的洞庭湖,現已小於鄱陽湖,而
退居到第二位。明洪武九年(1644年)複為澧州,並裁澧陽縣入州治,隸常德府。清康熙三年(1644年),澧州改隸嶽常澧道。雍正七年(
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轄安鄉、石門、慈利、安福4縣。雍正十三年(1735年)增轄永定縣(今張家界永定區)。據“澧州志”記載;
澧州每年進入夏季汛期,由於“洞庭湖”水位上漲,昔日平靜的“澧水”水流不暢通,澧州地域常遭遇水災。澧州府為防汛抗水災加修河堤想盡辦法
治理水患也無濟於事,便請來“風水先生”治理水災,但只能起到穩定民心之效果。真正的治理水災,要達到防洪防水災目的,就是要發動民眾疏通
河道搞好水利工程建設。《三》、澧州官府無奈之下結合採用“風水學”治理澧水;傳說:在唐朝時期,澧州(現在的澧縣彭山)名曰“虎山”。風
水先生觀察澧州城南岸整個山勢形似一只“臥虎”,而金家崗便是“虎的頭”也就是現在灩洲最高山脈所坐落之山麓(古名:金家崗)。周邊自然景
區地處臥虎之肚腹,又是“澧水”河迴旋寬闊處,真乃“臥虎藏龍”之佳地。這樣,“虎山”山脈走向由西往東,“澧水”源頭也是由西往東,而山
脈背靠南,面向北。平原以水為龍(龍頭位於二神灘向西與虎頭方向並進),虎山似臥虎之形“虎頭位於現稱呼為彭山山頭”。澧州的州城今為“澧
縣縣城”,有真龍(龍脈)真虎(虎脈)並行且相互映襯。澧州的州城雖有真龍真虎之脈絡可造福一方,讓當地百姓富裕有嘉。若人們對“龍·虎”
脈絡不敬或有驚擾,亦可為禍,或讓洪水氾濫成災,或讓民不聊生。建議在虎山“虎頭脈絡”上建築一寺廟壓制虎威,在“二神灘”的“龍頭脈絡”
上建築一寶塔壓制龍威。“澧州”虎山頭上建築的寺廟“今稱澧縣彭山:思王寺”圖片為此:在唐代(唐朝皇帝·高宗·李治)永徽六年(西元65
5年)在始置澧州百年大慶時,在虎山“虎頭”上建成“思王廟”。又在明朝天啟初年始修建築寶塔,“蜚雲塔”矗立在澧水北岸邊“二神灘”上。
這都是古人根據澧州州城位於“龍·虎·脈絡”風水要求,在虎山虎頭脈絡上建造寺廟“思王寺”(今稱為:彭山思王寺),以此鎮住虎威。又計畫
在澧水河“黃沙灣”建造了靈塔“蜚雲塔”來制管水龍之目的。千百年來“澧州”虎頭山上建築了“今稱彭山:思王寺”。明朝天啟初年;又在“澧
水”黃沙灣岸邊二神灘上建築了靈塔“蜚雲塔”,確實鎮住了“龍威·虎威”的狂威與興風作浪之勢,也確保了澧陽大平原歷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民間傳說;一遊方散仙雲遊到澧州州城,看到“澧水”河二神灘邊上建造的靈塔“蜚雲塔”便搖頭歎息!大聲的說:要得澧州風水轉,寶塔“蜚雲
塔”就應建築在河“中坎”(卦名)。《四》、澧州志記載“思王寺·蜚雲塔”真正史料來歷;(一)、澧州志記載“思王寺”文獻史料;澧州虎山
山頭上建的彭山思王廟圖思王祠是彭王李元則去世兩三年後,也就是唐永徽六年(655)左右澧州百年大慶時,官民為感念澧州刺史李元則之德政
,在今澧南鎮雙荷村的金家崗修建一所祭祀之祠。又因為李元則諡號為“思”,此前有彭王之封,故王祠名為“彭思王祠”。新中國成立後,由於“
破四舊”,廟宇改成學校。1998年洪災後,在澧縣“平垸行洪,移民建鎮”的大規劃中,彭山思王祠能夠納入縣城建設,由灩洲水電管理局在現
在的彭山修葺一新,成為縣內一大旅遊景點。?重建的彭山思王祠,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整座建築因山造勢,佈局嚴
謹,高低錯落有致,簷簷相連,廊廊相通,頗具明清寺廟風格,甚為雄偉壯觀。?1924和1928年,賀龍兩次進駐彭山進行革命活動,由此思
王祠成為湘西北一個重要革命據點的遺址。?(二)、澧州志記載“蜚雲塔”文獻史料;澧州寶塔灣二神灘上建築的蜚雲塔蜚雲塔位於澧縣澧浦街道
辦寶塔灣社區,矗立在澧水北岸邊二神灘上。明朝天啟初年始修。清嘉慶十六年州牧謝攀雲在原址易磚為石,造至二層又止;清嘉慶二十二年,州牧
安佩蓮續建,前後歷時196年竣工。塔為七層樓閣式,青石疊砌。通高33米,底徑13米。平面呈八方形,塔身由底層依次上縮,塔基拐角處浮
雕力士托塔,每層飛簷出翹,外設佛龕。銘刻文字,塔內外共有一百多幅形態各異的大小浮雕佛像,各種山水花鳥更是無數,有較高的藝術價值。2
002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澧縣古為“澧州”地方名稱歷史考證文獻史料;古代澧州州城舊影圖片澧縣古為“澧州”地方名稱
歷史考證;澧縣,因澧水貫境而得名,素稱“九澧門戶”。澧之名首見於《禹貢》,春秋、戰國均屬楚。秦屬慈姑縣,隸黔中郡。兩漢時期為孱陵、
零陽縣,屬武陵郡。三國時,始屬蜀,後屬吳零陽、作唐縣,分隸天門郡、南郡。北朝時期西魏政權(拓跋廓)末位皇帝恭帝二年(乙亥年),西元
555年始置澧州。隋開皇九年(己酉年)西元589,改澧州為松州,不久複名澧州,新置澧陽縣(澧縣)。隋大業三年(丁卯年)西元607年
,改澧州為澧陽郡,轄澧陽、石門、孱陵、安鄉、崇義、慈利6縣。唐武德四年(辛巳年)西元621年,複為澧州,仍轄6縣。唐天寶元年(壬午
年)西元742年改為澧州澧陽郡。唐幹元元年(戊戌年)西元758年複為澧州。宋幹德元年(癸亥年)西元963年又為澧州澧陽郡。元至元十
二年(乙亥年)西元1275年,升為澧州路,至元十四年(丁醜年)西元1277年,改為澧州路總管府。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丙辰年)西
元1376年)複為澧州,並裁澧陽縣入州治,隸常德府。清.順治一年(甲申年)西元1644年,澧州改隸嶽常澧道。雍正七年(己酉年)西
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轄安鄉、石門、慈利、安福4縣。雍正十三年(乙卯年)西元1735年,增轄永定縣(今張家界永定區)。中華
民國元年(壬子年)西元1912年,改直隸澧州為澧州行政廳。民國二年(癸醜年)西元1913年9月廢州為縣,始置澧縣,隸嶽常澧道。民國
三年(甲寅年)西元1914年,隸武陵道。民國五年(丙辰年)西元1916年,隸湘江道。民國十一年(壬戌年)西元1922年,廢道制,直
隸於省。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年)西元1935年,省內設立行政督察區,澧縣先後隸屬湘西行政督察區、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和第四行政督察區。共和國元年(己醜年)西元1949年7月27日澧縣解放後,一直隸屬常德地區。共和國40年(戊辰年)西元1988年6月,常德地改市,澧縣仍隸屬常德市。歷史上的“澧州”今天的“澧縣、津市”國家發改委為完成899公里環洞庭湖公路總體方案,批准推進津澧融城一體化試點。“津澧新城將融合成湘鄂邊界中心城市”,以有利的地位融入長江經濟帶,將促使“澧州市”在江·湖融合中成為我國中部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編輯撰寫:冰雪統計字數:4370
献花(0)
+1
(本文系探索古今中...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