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 病毒性心肌炎——养心饮(李裕蕃方)

 学中医书馆 2017-07-26

病毒性心肌炎——养心饮(李裕蕃方)

【组成】 沙参6g,麦冬10g,五味子6g,玉竹20g,丹参6g,玄参6g,灯心草1.5g,竹叶3g,三七粉1.5g(冲服),甘草10~30g。

【用法】 水煎服(为6岁儿童剂量)。

【功效主治】 益气滋阴,化瘀复脉。用于病毒性心肌炎。

【方解】 此方由生脉散加味而成,将人参易为沙参,以增强养阴生津之功。方中生脉散益气养阴,并重用玉竹以益心气,起到营养心肌的作用;甘草甘平,有缓急止痛,治疗心悸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三七、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之功,可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耗氧量,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玄参滋阴散结,益心气;竹叶、灯心草入心经,具有清邪热,利小便,使邪热从小便而出,并减少用大量甘草潴留水纳之弊。

【加减】 初期兼有表证者,加银翘散;咽喉肿痛者,加金银花、连翘、牛蒡子;低热者,加地骨皮、白薇;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胸闷、胸痛者,加瓜蒌、薤白;汗多者,加牡蛎、浮小麦;阳气欲脱者,加参附汤。

【验案】 王某,男,16岁,1984年7月12日初诊。半年前因感冒发热(T39℃),咽痛,自服速效伤风胶囊、四环素后热退,继而感到心慌气短,疲乏无力,早搏频发,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给予异搏定,服药后早搏消失,但停药后仍频发早搏,诊见: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咽部红肿,舌尖红,苔薄白,脉促。证属热邪耗伤心阴,气阴两虚,余邪未尽,治以益气养阴,解毒利咽,化瘀复脉。药用:沙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连翘20g,重楼10g,牛蒡子10g,山豆根12g,玄参15g,玉竹20g,竹叶6g,灯心2g,三七面3g(冲服),珍珠母24g,炙甘草20g。水煎服。上方加减服用30余剂,症平,早搏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按语】 关于养心饮中几种药物的运用体会,甘草是治疗心动悸的主药,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增至24~30g。心肌炎早期宜用生甘草,取其清热解毒之性,恢复期及后遗症宜用炙甘草,取其益心气、振奋心阳之功。化瘀药取丹参、三七甘寒平和不燥,不宜用温燥破血之品。

病变初期,宜祛邪扶正,顾及营卫。用银翘散合养心饮,清热解毒透表,滋阴化瘀复脉。心肌炎恢复期,宜扶助正气,滋阴化瘀复脉。以养心饮为主方,灵活变通,随症加减。心肌炎后遗症,宜宣气通阳,滋阴养血。用养心饮合炙甘草汤化裁治疗。

【方源】 张宗益.名老中医李裕蕃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 .临床荟萃,199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