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新闻

 漫步之心情 2017-07-26

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其实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类本身。

就目前阶段看来,人工智能并没有摆脱人类控制,实现其独立发展和进化,人工智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和枪是一样的,枪本身不会杀人,杀人的是持枪的人。

一、人类为人工智能设定的三大原则

提及人工智能,我们一定要提一下艾扎克·艾西莫夫。艾西莫夫在著作《我是机器人》中所提的“机器人工学三原则”。艾西莫夫也因此获得“机器人学之父”的美名。

这三项原则分别是:

第一条:机器人不得危害人类。此外,不可因为疏忽危险的存在而使人类受害。

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但命令违反第一条内容时,则不在此限。

第三条:在不违反第一条和第二条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这三项原则中,显然列在第一条的规则, 是最为重要的,就是不得危害人类。

但后来,阿西莫夫加入了一条新定律:第零定律。

第零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因不作为使人类整体受到伤害。

阿西莫夫的科幻设定里,机器人三定律是植入到近乎所有机器人软件底层里,不可修改不可忽视的规定,绝不仅仅是“建议”或者“规章”。

可见,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只要为人工智能设定严格的不伤害人类的原则,并从底层设定为不可以修改的规则,人类就是安全,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二、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类多样性

科学家们正逐步研发AI的创造力。在这个唯物论的世界,已经有计算机程序能够进行文字、图片等的“艺术”创作。

但正如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而言,人类的多样性,或许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做到的。因为人类这种多样性和自主性的存在,目前的理论告诉我们,人工智能只会是我们的帮手,而非替代者。

也许我们的大脑容量永远无法媲美一台计算机,但即便是自主机器人,它的每一项功能都需要工程师专门为其设计和编写。

三、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实现人类智能

人类具有丰富的联想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要实现这些能力而又不通过建立类似人脑的机制,就会绕很大的弯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必须借鉴人脑先进结构和学习思维的机制,再进行规模、结构和机理上的模拟,通过仿生学思路实现人工智能的突破。

四、人类惧怕的其实是未来不可预知性。

我们其实惧怕的不是AI本身,而是未来的可能性。作为一个高尖新科技,人工智能被赋予了相当神秘的色彩。我们怕的AI太强大,以至于强过其创造者本身:人类。

任何高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其社会影响日益明显。虽然,人工智能现在还远不足以威胁人类生存,但其社会影响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学术机构、政府层面都有必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系统全面地研究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未雨绸缪,建立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避免可能的风险,确保人工智能的正面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