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隆昌的前世今生|隆昌的宽窄巷子

 天高云淡pm8ci2 2017-07-26


  隆昌县这个称谓即将消失。

   2017年4月9日,民政部同意四川省撤销隆昌县,设立县级隆昌市,以原隆昌县的行政区域为隆昌市的行政区域,隆昌市人民政府驻古湖街道大东街64号。隆昌市由四川省直辖,内江市代管。

   隆昌县这个命名即将成为历史的篇章。这里送给大家一篇文章,跟随作者的文字一起感受隆昌的前世今生。

  


  

  隆昌的宽窄巷子

  作者:张宗基

  

   新中国成立前,隆昌县城的主干道只是南北二街 ,中间由一条中城街连接,构成主城区。这中城街便是城中心的商业街,大商家的店铺都集中在这里,多是花纱匹头、钱庄邮局、旅馆商号、烟草茶庄、饭馆商会、戏园茶馆。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心街,一直沿用到现在。

  北街是米市,升升米、担担米都在米市交易。南街是农民街,起自南门桥头,经营日杂蔬果、泥鳅黄鳝;南街尾是牌坊群,牌坊脚下为古驿道,很窄,成了巷子街,叫春牛坪,是买卖牛的地方。


  南北二街都有城门,叫南关、北关,入夜是要打更关城门的。东街西街是衍生出来的。西街不叫西街,叫衣铺街,是专做寿衣寿被、香纸蜡烛,为死者提供一条龙服务的专业街。说是一条街,实际是一条巷子,因为比一般巷子宽,又叫宽巷子。因为靠河码头,终日挑水的不断,实际又是条水巷子。衣铺街靠河,顺河街也靠河,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中间夹个南门桥。


  东门和西门也有城门,南门有两个,分别叫大南门和小南门。所有的城门都毁于1940年日本人的炸弹。东门和西门都临水,西门上有猪市坝,东门上是专做麻线麻布生意的地方。古代的人都喜择水而居,河沿便成了居民的主要依靠。南门桥是城中心,那里有堰坝,挑水的人多,辐射四方,便生出一些水巷子来。叫水巷子的有两条,一是蛮子沱(今武装部)到富顺街,另一条经四方井到中心街,街上一色的青石板,终年四季满街是水,盛夏也没干过。衣铺街的尽头是文庙坝。文庙早已荒芜,庙外的空地成了坝子,叫文庙坝,是个农贸市场。一年四季拥挤不通,市声鼎沸,天不亮就“嘈”起,一直到黄昏。文庙坝的两头两尾分别是公馆巷和官井巷。官井巷是隆昌最长的巷子,有两里多长,一直通到北街。弯弯拐拐坡坡坎坎,深宅大院,贫家小户,三步一景,五步一观,幽深莫测。


  公馆巷因巷内有绅家公馆而得名,是一条窄巷子,只能两人侧身而过。在上世纪90年代前,文庙坝因拥挤不堪,农民的挑子摆不下,便经公馆巷延伸,公馆巷又奇窄,那个挤啊,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卖粑粑饼子的、打豆丝糖的、烤肉锅魁的、卖雄黄、猪儿药、耗子药的,都在这里来挤。那种热闹那种盛况丝毫不亚于正月初八出龙灯,人挤人人抬人。公馆巷有户人家,叫饶九江,讲《七侠五义》、《三国》、《水浒》,每天晚上听之者众,每人收茶钱5分。饶九江是著名评书艺人,上了县志,晚年音哑,依然听众不少。文庙坝还有一个算八字的,名叫“到蓬莱”,据说很灵,找他算命的人很多。


  隆昌城的河叫石溪河,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隆昌河,系沱江水系,从渔箭河流下来,原是绕城而过,现在是穿城而过,经洞坎到石燕桥、付家桥,进入富顺汇入沱江。


  北关区的小巷还有圃香巷、姚家巷,都是民居区,棚户居多,青石板、绿茵苔,石板下有阴沟,生活污水至锁江桥处汇入隆昌河下游,经洞坎出境。


  隆昌的巷子像肋巴骨一样分布在南街北街。南街的巷子有胡家巷、马家巷。大量的城市居民就星散蜗居在这些巷道中讨生活。隆昌最短的巷子叫皂角坝,为今顺河街小学对面,是一段通向河沿的小巷。之所以叫皂角坝,是因为那里实在太短,形不成一条巷子,又有一株高大的皂角树,周围有几户人家,就叫皂角坝了。房东姓刘,是地主,小有房地产。那时我的父母刚成亲,租住在这里,不久我即在这里降生,不久后,这里被夷为平地,树也没有了,只有那房东的儿子成了我的同学,同我一起经历共和国初期的艰苦历程。


  我的家在南街。“文革”中,南街一度更名为红光路,上世纪80年代后恢复原名。我的家在正街上,出门就是街,一家人吃饭,满街的人都可以看得到。天热了,只能在街边铺一张竹席纳凉,邻里间毫无私密可言,也毫无隔膜之感。


  如今,成都的宽窄巷子名满天下,我曾慕名造访,一看全是新建筑,与隆昌过去的宽窄巷子相比,没有那种魂牵梦萦的韵味。

  ------------------------------------分割线---------------------------------

  


  隆昌县的称谓伴着隆昌的宽窄巷子一起远去!

  【隆昌的前世今生】:隆昌古为隆桥驿,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置县,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置县,析荣昌富顺二县及泸州地属之。因地履唐代昌州,又属明初荣昌县,并于明隆庆时于唐隆越县地置县故名隆昌。隆昌县境内置县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境内置来凤县,县治设在双凤驿,武德九年并入富世县。唐贞观二年(628年),境内又置隆越县,属荣州。公元634年废县。以隆昌为名置县是从明朝开始的,至今已有439年的历史。

  民国元年废道制,以府、州、厅、县直隶省管。

  民国十七年(1925年),国民政府改组地方行政组织,以县为基本单位,隆昌直隶四川省政府。

  2017年4月9日,民政部同意四川省撤销隆昌县,设立县级隆昌市,以原隆昌县的行政区域为隆昌市的行政区域,隆昌市人民政府驻古湖街道大东街64号。隆昌市由四川省直辖,内江市代管。

   隆昌县这个命名即将成为历史的篇章。据县级职能部门消息:今年8月10日左右,隆昌将起启用隆昌市这个富有划时代意义的名字,所有公章、文书凡具有“隆昌县”的均改为“隆昌市“,标志着新的一个城市诞生,旧的隆昌县将成为历史,撤县建市庆典大会8月下旬在隆昌市莲峰大剧院举行!

  对于老百姓来说,县和市到底有什么区别?撤县设市能给新市民带来什么切实的好处?

  1、撤县设市,将对隆昌县进一步提升城市定位,增强城市功能,拓宽发展空间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归农用地的指标会增加,市政建设的几率、优惠政策,国家在一些大型的工业设施,服务设施的投资(都会增加)。

  


  

   隆昌,由内江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内江市的南端。是川南门户和川东南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面积794.41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17个镇,总人口78.78万。2016年,隆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1亿元,比2015年增长11.5%,隆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7℃,无霜期324天,年降雨量1000 毫米,森林覆盖率27.2%,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305天。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商品粮、生猪、水果和特种水产基地。

  隆昌历史悠久,境内置县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1300多年。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割泸县2里、荣昌4里、富顺14里置县,以隆桥驿为县治,取名为隆昌县,寓意“兴隆昌盛”;

  素有“中国石牌坊之乡”、 “中国青石文化城”、“川南野生水禽乐园”之誉,也是辛亥革命先驱黄复生的故里; 拥有隆昌古牌坊、古宇湖、云顶古寨等景点;世界名兰“隆昌素”、宫廷贡品“隆昌夏布”、现代古饰“隆昌陶瓷”等特产。

  隆昌有成渝铁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高铁横贯,川云东路、隆纳高速公路和隆雅公路、隆黄铁路起始于此,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必经之地。

  现在的隆昌是这个样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隆昌市,你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