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才华横溢 名垂后世

 liuhuirong 2017-07-27
清朝初年,京城里有一个才华横溢、侠义豪爽的满族青年词人,叫纳兰性德。他只活了三十一个春秋,便去世了。但他那超众的才华,精彩的词章,却名垂后世。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荣若,号椤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卒于康熙廿四年(1685年),他是大学士明珠的长子。

  纳兰性德的词风清婉,内容悲戚忧抑。在他所作的三百几十首词中充满了苦痛。大凡能够寄托忧伤愁绪的题目,几乎都能在他的词中找到。他笔端流露出的这些无尽的哀愁,似乎同他荣华富贵的生活格格不入。

   纳兰性德贵为世家子弟,相国公子,生活是何等的豪华尊贵。加之他幼时勤奋好学,刻苦用功,他本人又天资聪颖,文彩过人,成人以后深受康熙皇帝宠爱,升为 一等侍卫。像他这样一个前程似锦的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痛苦呢?这可能与他敏锐、纯真,又富于感受的天然秉赋有关,同时他坎坷的爱情生活对他词作的影响也 是很大的。

  传说纳兰性德有一个从小就与他青竹梅马的表妹,长得相当出色,他们的父母看他们心心相印,就给他们定了亲。纳兰性德对表妹 非常痴情,谁知不久他表妹被选入宫,和他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纳兰性德为此特别伤心。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同她见上一面。机会很快来了,宫中死了一个后 妃,喇嘛们每天应召进宫去念经,纳兰性德便假装喇嘛进宫,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恋人。但那个时代,宫中戒备是非常森严的,他根本就找不到机会同表妹说话, 真是相见不如不见,一道深深的创痕留在了他的心里。被迫与情人分离的苦闷和长久的思念久久地萦绕在他的心头,这份凄苦便流入了他的笔,进入了他的词章。

  但是给纳兰性德生平打击最大的还不是同表妹的生离,而是同原配夫人卢氏的死别。

   纳兰性德19岁时,受父母之命娶了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卢光祖的女儿为妻。卢氏是一位娇柔、多情的贵族才女,非常可爱。她的才情可以同 东晋谢道韫相比。她与纳兰性德情投意合,对丈夫的感情和志趣也非常理解,两人恩恩爱爱生活了三年,非常美满幸福。卢氏又贤慧又能干,对纳兰性德体贴入微, 关怀倍至,甚至在去世前半个月还拖着病弱的身体为纳兰性德剪裁衣裳。卢氏的死,对于这位多情而敏感的词人来说,打击太大了,他抚摸着妻子给自己缝制的衣 衫,泪洒衣襟,痛不欲生,从此以后,他的词风更加凄婉、郁结了。

  纳兰性德虽然受情所迫,终日郁郁寡欢,但他的性格中又有侠义、豪迈的一面。他曾经奋力营救过科场案犯江南汉族名士吴兆骞(字汉槎)。那是在他22岁的时候,他与当时享有盛名的顾贞观相识了,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正是在顾贞观那里,他了解到了吴兆骞的不幸遭遇。

   顺治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清廷故意迫害入试的汉族知识分子,他们制造了许多起科场案。吴兆骞就是其中的一个受迫害者。吴兆骞应试的那一年,顺天 (北京)、江南、河南、山东、山西五地的考场又兴大狱,而且吴兆骞所在的江南和顺天考场闹得最为厉害,许多主考、同考官都被判了死罪,连许多无辜的考生也 被判了刑。

  事发后,吴兆骞和江南的举子们一起被押解到了京城。皇帝声称要举行复试,并亲自在太和殿监考。这那里是考场呀,分明是刑场 嘛!众多的考官们轮流监视着考生,堂下站立着武士,摆放着刑具,考生的背后还有两名满洲护军持刀站立。在这样的气氛下,考生们哪里还敢答卷,早已吓得胆战 心惊,所以大批考生未能完成答卷,就被投入了监狱,后又被发配到极北的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吴兆骞和他的难友们在冰雪苦寒的宁古塔一呆 就是二十多年。

  吴兆骞蒙冤在绝塞的苦难境遇,引起了纳兰性德的深切关怀,他非常同情吴兆骞,决心将吴兆骞从苦难中救出,但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即使像纳兰性德这样一个相国公子、朝廷侍卫身份的人,要想营救吴兆骞也是非常困难的,他用了五年的时间,终于用金钱赎取了吴兆骞。

  营救吴兆骞只不过是纳兰性德侠义行为的一个典型事例,其实平时他所结交的朋友尽是落难的奇才雅士。

  纳兰性德深受中原汉族几千年文化的薰陶,但是他的血管里奔流的却是北方少数民族那强悍的血液,二者融汇在他的诗词里,就使他的作品既有情思婉转、幽怨、缠绵的一面,又有深沉、高旷、豪迈的一面。这也使得他的词风更具个性。

  纳兰性德比较推崇李煜的词,他的词风也很像李煜。纳兰性德的词传世的有《纳兰词》、《通志堂集》。他还与顾贞观合选了《今词初集》,与徐乾学一起编刻了宋元以来诸儒说经之书为《通志堂经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