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式熊丨我还有个‘野心’, 就是要让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世世代代传下去, 并且走向世界

 诗词歌赋对联 2017-07-27

文丨大康



 今年97岁高龄的高式熊先生不仅高寿,而且十分健康。他声若洪钟,手腕有劲,年轻书法篆刻家都觉得累的玉筋小篆和铁线篆刻,他每日可以挥写挥刀,乐此不疲。高式熊是当今海上书坛集年长、身健、望高于一身的书法大家,其篆刻艺术也成就斐然、影响甚大。他的一生,从小精彩至今。

——大美君按


高老的父亲高振霄,人称“高太史”

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赏加侍讲衔

9岁时,高式熊正式接受启蒙教育

跟着父亲学习儒家经典、古典文学和书法

 

高振霄教子,身教多于言传

天不亮起床,餐前写两张楷书、两张隶书

父亲临摹碑帖时

小式熊恭立在对面盯着看

名日“练字先练眼”

 

吃好早饭上课

父亲教的是四书五经、唐诗、楚辞等等

一课要读400字到500字

中餐后,便是写字

父子俩在一个房间里各写各的

2点开始读书,直到5点才下课,天天如此,

训练绝对严格,也没有礼拜天的”


少年高式熊


那时,家中访客甚多

几乎所有上海书画精英都常来往

其中,就有篆刻家、收藏鉴定家张鲁庵

他把习作拿给张鲁庵看

先生从来不敷衍他,更不会颠倒黑白哄他

每次都直接指出习作中的毛病

有时先生也把自己的作品给学生看,要他挑毛病

学生要是不敢直说,先生会不高兴

还有一位篆刻大家:王福庵

高式熊常拿作品向福老请教

对于高式熊的作品

福老完全是讲实话,缺点绝不放过

要求按修改意见改正,甚至重刻

名师的悉心指点

高式熊博采众长,终自成一格

1945年冬天

25岁的高式熊集印成册《篆刻存景》

这是他的印谱处女作

1947年,27岁的他成了当时西泠印社最年轻社员

入社仪式,他在挂有丁敬画像的仪式厅

行三鞠躬礼


西泠印社“全家福”

“文化大革命”期间

上海却有一个地方始终没受到冲击

宁静得一如世外桃源

那就是新闸路1312号的黄家

黄家的户主

是民国时期的大书画家、篆刻家、书画鉴定家黄葆戉

“文革”期间

黄聿丰继承父亲的传统

常常与爱好书法篆刻的同好在家里相聚

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念念不忘的朋友

慢慢把这里当成了远离政治漩涡的艺术沙龙

沙龙的常客中,就有高式熊


高式熊 陆羽茶经  书法


在厂里作为劳动改造对象的高式熊

到了黄家依然是要好朋友、座上宾

当时,他在外面已不敢给人刻章

但黄家女主人蔡锡瑶请他刻

蔡锡瑶的儿女请他刻

他都欣欣然答应

她们得了章,爱不释手,不停地道谢

他摆手说:“谢啥?你们要我刻,是看得起我啊!”

高式熊刻的章,力道足,用了40年还能用

正是在黄家,高式熊见证了《书法》杂志的酝酿

然后被借调到书画社,退休前两年索性调进去当了编辑

高式熊 苦茶轻身换骨  篆刻

前几年,高老患疾

医生判定他“癌症晚期”

他没有害怕

治疗之外坚持每天吃西洋参炖冬虫夏草

居然完全康复

癌细胞消失得无影无踪

除了双腿无力需坐轮椅,其他一切照旧……

其实

高老能够柳暗花明战胜病魔

西洋参炖冬虫夏草最多只算药引子

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的豁达开朗,仁爱自控

有时

他明明知道有些登门索字或购字者

“心怀叵测”

他总是慈悲为怀

给来者也一点利益、一口饭吃

而不介乎自己是否“吃亏”

都说高老家天天门庭若市,高朋满座

原因就在于高老艺术高迈、艺德高

——若高山流水,人竞仰之


高式熊 温庭筠词  书法


近年来

高老依然在为传播书法篆刻艺术,到处奔忙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艺术是无限的。

我不满足于关起门来写写字、刻刻图章,

我还有个‘野心’,

那就是要让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世世代代传下去,

并且走向世界。”

高式熊,1921年生,浙江鄞县人。中国著名书法家、金石篆刻家。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上海市书协顾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高式熊 茶之略  篆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