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咳嗽发烧究竟要不要吃药?看了这篇再做决定

 微笑如酒 2017-07-27

感冒了?


最近身边一大拨人感冒,而且往往是一人感冒全家倒下,一个小朋友传染一班同学。


儿童感冒的次数比成人多很多(相应的是二三十岁的女性感冒次数也比同龄男性高,科研人员推测是因为妈妈们亲密接触孩子的时间要多于爸爸),一年大概有6-10次,而且每次感冒导致的鼻塞、流鼻涕、咳嗽和发烧会持续7-10天,如果是初入幼儿园的小孩子就更加不得了,他们所处的环境原本非常洁净、简单,而现在,周围遍是令免疫系统耳目一新的病毒,给家长的感觉就是孩子好像天天都在生病似的。


小小孩得了感冒,或许他们还会像往常一样活蹦乱跳,只是鼻子会擦得红红的、咳得影响胃口,可是家长难免要心疼,总觉得不给孩子吃点药缓解症状,自己就不是负责的家长。他们通常会选择各类非处方药,随便找一家药店看看里面的非处方药,就会发现充斥着可供大人和小孩服用的感冒咳嗽药。


想要选当中的一两种药,帮助孩子尽快痊愈,家长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只不过现在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医生和监管方达成了共识: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要使用各类非处方咳嗽和感冒药。这类药品缺乏临床试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数据,也就是说,现有研究证明它们未必有用,但可能会有害。


有槽总结了美国德雷克大学(Drake University)临床药学系教授 爱德华·贝尔(Edward Bell)和梅奥诊所杰·霍克(Jay L. Hoecker)博士关于儿童感冒用药的几点实用建议,孩子生病时固然可以作为指引,成年人用药也有必要参考的。

孩子不是小几号的大人



在治疗小患者时,不管给的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记住,在药效和不良反应方面,小朋友跟成年人相差迥异。


可惜在今时今日,对于这一点,不光很多普通的家长不了解,甚至连一些专业人士也不甚清楚。很多医生认为,既然一些非处方类咳嗽感冒药中所含有效成分的药效在成年人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证明,那么它对儿童也有类似效果。


基于这个错误的认识,一些医生往往只会根据孩子的体重限定服药剂量,比方说,如果一个孩子体重是45斤,大概是成年人体重的一半,那么医生就会开成人一半剂量的药给这个小孩。作为家长,你大概也曾按着计算器,根据孩子的岁数和体重算出来一包冲剂要给孩子服用半包,或者是5/8包,然后头疼该怎么准确测量5/8包是多少,剩下来那3/8包又该怎么用。


然而医药界现在发现,这种用药方式不够精确,而且有潜在风险,类似的证据还在不断累积。大部分药物在获准上市之前,并没有专门就儿童的药效和耐受做过研究。


对儿童用药管理日益趋严



最近这几年,儿科非处方感冒咳嗽类药物的监管出现了重大改变。2007年,多名卫生专家上书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要求其慎重审查这类药物在儿童身上的药效和安全数据,并提议在这类药物的包装上特别标明:6岁以下儿童不得使用。


2008年,FDA正式建议不得给2岁以下婴幼儿服用非处方感冒咳嗽药。此外,代表非处方制品厂家的行业组织“消费者保健产品协会”宣布,该类药品应该在标签上注明,4岁以下儿童“不得服用”。FDA表示同意,目前,非处方感冒咳嗽药的年龄下限仍然是4岁。


此外,在回顾医学文献后可以看到,非处方药的成分事实上对缓解儿童感冒症状是无效的,不仅如此,非处方感冒咳嗽药还有不小的危险,仅仅是检索公开的文献,就可以看到超过100例婴幼儿死亡事件中,服用非处方感冒咳嗽产品是唯一或者重要的死因。


在这些报告中往往存在明显的用药不当问题,比如喂的剂量过大,频次过多,或者是同时给孩子喂了几种含有相似有效成分的药物。所以说,如果只是偶一为之,而且剂量没有超限,孩子应该不会有大碍。


但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婴幼儿用药剂量极小(有的药是用滴来计算),父母又想让孩子快点好起来(误认为多用点药效果更好),这类错误也不算罕见,不要把它当成是“粗心大意不负责任”的家长的专利。


需要格外警惕可待因成分



可待因是一种阿片类药物,多年来一直用于治疗儿童咳嗽,直至近几年,美国才有数州禁止非处方药使用这种成份,不过对处方药则没有设限(考虑到其严重的成瘾性,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不少未成年人喝联邦止咳露上瘾,中国早在1998年5月25日已将所有含可待因止咳口服溶液列入处方药管理,现已全面禁止在非处方药中使用可待因)。



近年来药学研究人员发现,可待因本身并无多少药理活性,但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约15%的结合物会脱去甲基变为吗啡。大家应该都知道,吗啡是种危险的药物,因为它可以抑制呼吸,过去10年来的病例显示,可待因可导致部分婴幼儿呼吸次数明显降低。现在总共有超过20起可待因导致的呼吸抑制死亡病例。


2016年,美国儿科学会发表文章,对向婴幼儿开具可待因的危险提出了最强烈的警示,建议在治疗12岁以下儿童的各种症状时,避免使用含可待因的药物。


那么,来看看某些海淘药



很多爸爸妈妈出于对国产药物的不信任——比如质量不可靠,口感不好,剂量不好量等,喜欢海淘一些感冒咳嗽药,其中又以日本药最受青睐,既然马桶垫和电饭锅好用,药也不会差嘛。


日本的感冒咳嗽药里,比如受推崇的是池田模范堂出的面包超人系列,多数家长并不能阅读日文,不过都知道蓝色是止咳化痰药水,红色是退热综合糖浆,绿色是感冒流涕药水,多数都是好喝的草莓和桃子味。


然而打开池田模范堂的官网查看药品说明书,你会惊恐地发现,这款止咳化痰药水里含有不低的双氢可待因磷酸盐(60毫升中含量为10毫升),也就是说,这么不安全的配方放在中国非处方药中早已经被禁了,家长却还要辛苦地从海外购买。


此外我们搜索了一下,以下含可待因的药物在某宝上都可以看到,比如Panadol Ultra,Nurofen(这牌子家长最熟悉的是退热栓),Solpadeine Max 等。但这些药物几乎都没有标注儿童禁用的字样,甚至只提供了俄文或其他小语种的说明书,没有附上任何中文说明注明药物成分和用法,还有些药品卖家则引流到微店,因为那里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监管较松。


不少家长给孩子买个零食还会看看营养表,了解会不会有让娃过敏的成份,买有潜在副作用的药品怎么就能这么随性?


所以孩子感冒咳嗽,究竟该怎么办?



假如宝宝还很小,可以用吸鼻器吸出鼻涕。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使用非处方的生理盐水滴鼻剂或喷雾剂缓解症状。晚上在孩子的房间里开一台加湿器有一些用处,为了防止霉菌滋生,要每天换加湿器里的水。洗热水澡时的水蒸气也能缓解症状。


多喝流质。喝水、果汁和鸡汤都可以帮助暂时缓解鼻塞。


如果孩子咳得厉害,已经到了感觉不舒服、晚上睡不踏实的程度,可以让小朋友喝点蜂蜜,前提是孩子已经满一岁了,一岁以下小宝宝免疫系统不成熟,蜂蜜有可能引起肉毒杆菌中毒。近期有不少临床研究显示,蜂蜜在止咳方面效果很明确,而且很可能比可待因和非处方咳嗽药要安全得多,也好喝得多。


孩子要是嚷嚷嗓子疼,给他/她吃点冰淇淋、冷冻水果或者冰镇饮料都会舒服很多。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用盐水漱口、吃硬糖或者润喉片也都能缓解不适——要注意的是硬糖和润喉片都可能卡喉咙,所以不能给小宝宝吃。


出现了发烧、头痛、咽痛等症状时,对乙酰氨基酚(比如泰诺林)或者布洛芬类药物都可以有效缓解,但要记住,低热是可以帮助人体迎战感染的,并不需要治疗。同时,在给药时一定要谨遵药品说明书,不要给6个月以下婴儿服用布洛芬,不要给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服用阿司匹林,这种常见的止痛药有可能导致雷氏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但有可能致命的疾病。


以上这些处理方式都得到了美国儿科学会的认可,不过在给服用任何药物前,都最好先咨询医生。


最后,总结时间



感冒这件事重在预防,要教小朋友学会洗手。家里每个人打喷嚏或者咳嗽时都需要用纸巾遮挡口鼻,然后将纸巾妥善丢弃。如果手头没有纸,可以对着自己的胳膊肘打喷嚏或咳嗽,之后彻底清洁。此外,作息正常、饮食健康,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杯子,每年在流感季到来前注射流感疫苗,也都是很重要的预防手段。


世上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愈感冒咳嗽,具体到儿童身上,市面上的非处方类感冒咳嗽药也都并不能有效缓解症状。


不仅不能缓解症状,这些药物还可能有潜在的危险。家长尤其要警惕含可待因的药物。


国内已经严禁此类非处方药,而某些进口药物中仍然含有剂量不低的可待因,如果家长仍然希望使用该类药物,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你看得懂外文说明书;第二,你彻底了解药品成份和使用方法。


用药时还要警惕重复用药,最常见的情况是重复用两种以上商品名不同、但有效成分相似或相同的药物,比方说,如果你给宝宝用了国产的泰诺口服液,又用了日本面包超人红瓶的退热综合糖浆,那就很危险了,因为这两种药的主要成分均为对乙酰氨基酚(退烧)、盐酸伪麻黄碱(止咳)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缓解鼻塞),成年人吃多了药还会有潜在生命危险,遑论肝肾还极其娇嫩的孩子。所以在自行用药,而且涉及到使用进口药物时,仍然需要满足上述那两个条件:懂外文+懂药理。


所以,就别轻易给孩子吃药了吧。多数时候,喂药这个举动看似治的是孩子,实则医的是家长那颗焦虑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