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中数字运用之妙

 杏坛归客 2017-07-27
    平平常常的数字,一旦进入诗词,经过诗人的巧妙构思和精心布局,就产生了极富创意的艺术魅力。静心品读古诗词,领略数字运用之妙。 
      一、动静之妙 
      动与静,是一对反义词。“动”中见灵巧、活泼之妙;“静”中见沉寂、无声之妙。若能巧用数字,动静之妙如在眼前。比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在静默中站立,无声无息,然而“一片”孤帆,昼夜不息,淋浴着阳光,从远处漂来。一静一动,使整个画面有了视频的感觉:特写――一座座静静耸立的青山,长镜头――一片白色的风帆。简单的数字将动静之美巧妙推出,让人眼前一亮。 
      二、虚实之妙 
      虚与实,是一对反义词。“虚”之妙,在于夸张、模糊、朦胧,若隐若现,亦真亦幻;“实”之妙,在于真切、准确、清楚,明明白白,实实在在。以虚实数字入诗,使诗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显然是虚指,如此广阔无垠的大自然,此时却万籁俱静,鸟无声息,人无踪影。虽然是虚数,却贴切地反映出大雪之后的真实状况。“孤”“独”二字虽然不是数字,却是数字“一”的另一种表述,一舟之上,一人在寒风中独钓。一虚一实,把作者清高与孤傲的性格,政治上的失意、苦闷和压抑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对称之妙 
      对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建筑、花园、构图……对称之妙,妙在匀称,妙在平衡。数字入诗,也能产生这样的美妙。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成双嬉戏,在柳树上你唱我和,其乐融融;“一行”白鹭列队有序,在晴空中翩翩起舞,姿态潇洒优美。这“两个”与“一行”相对,一点一线,一近一远,一上一下,构图完美。“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千年依旧,突出时间永恒,是“面”;“万里”船,准备扬帆万里之外的航船,起锚待航,凸显空间广阔,是“点”。“千秋”与“万里”相对,时空交错,意境悠远,妙在对称。 
      四、境象之妙 
      境与象,是创作、欣赏古代诗词必须涉及的两个概念。数字巧妙入诗,也能产生境象之妙。比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雨过天晴,星星稀疏,直挂天边,一目了然,不过“七八个”而已;跟疏星相对的,是“两三点”的晶莹雨珠,撒落山前。诗人用“七八个”“两三点”的简洁景象,描绘出了一幅意境优美、夏日丰收后的晚景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