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逛东城名居】四合院里海棠依旧

 顺益兴四合院bj 2017-07-27

  从车水马龙的东四北大街往北走,拐进八条胡同,都市的繁华与喧闹渐渐被抛到了身后,一切都变得沉静起来。行约百余米,见到北京市东城区所立的文物保护单位——四合院。此乃71号大院,叶圣陶的故居。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1921年,他与周作人、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他既是我国现代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的作者,又是我国现代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的作者。他给语文学科正名为“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一生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开拓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之路,确立了中国现代语文的教学模式。叶老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搬来此居住,一住就是整整40个年头。

  

这一带,过去乃达官贵人的居住地。叶圣陶故居建于清朝中后期,原为清内务府掌管帘子库官员的住宅。该宅院为三进四合院,坐北朝南。临街小如意门楼的门楣上,砖雕精细完好。大门旁有一对门墩儿,虽然上面的狮子磨没了,但雕刻的精美花纹仍清晰可见。当年,叶老与其他三户人家合住一个四合院,叶老住北屋。北屋是该四合院中条件最好的房屋,其他房屋远远不及。叶老觉得享受了特殊待遇,对此“耿耿于怀”,颇感不安,寻思着要搬出去住。后来,另外三户人家都搬走了,叶老才打消了搬家的念头。叶老的高风亮节,由此可见一斑。

  北屋的西首耳房,既是叶老的卧室,又是叶老的书房。在这里,他起草了1951年的《标点符号法》;在这里,担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语文顾问的他,每个字每个标点地推敲“宪法”;在这里,他为小学语文课本撰写了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叶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每到晚上,他的家成了胡同内孩子们的好去处。他家的门经常开着,孩子们随时可去他家玩。叶老的家里,不仅有电视可看,而且有电话可打。那个时候,电视机和电话机都是稀罕之物。叶老笑呵呵地端上水果、点心,热情地招待一拨又一拨小客人。

  

北屋前面的院子里,有两株枝繁叶茂的海棠树。它们是北京人所称的西府海棠,也就是《红楼梦》中提到的“女儿棠”。每到春夏之交,海棠花迎风峭立,明媚动人,楚楚有致。当海棠花开的时候,叶老兴奋得像个孩子,呼朋唤友,到海棠树下来赏花。冰心、顾颉刚、俞平伯……都曾是这里的“赏花客”。海棠盛开,高朋满座,谈古论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引得海棠花一次次刮目相看……

  海棠树目送着叶老走去,又迎来了新的赏花人。其实,叶老走得并不太远,我们踮起脚尖,似乎还能眺望到他的背影。而在文学作品中,在语文课本里,我们很容易读到他熟悉而亲切的面容。

  

  那两株海棠树,至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们默默地承受着世间的风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家族的延续,虽历尽沧桑,但初心不改。几经夜雨香犹在,海棠依旧笑春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