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收藏,辣椒病害与防治措施

 雪狼dexjdhkloe 2017-07-27

辣椒的主要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褐斑病、白星病、炭疽病、疮痂病、叶枯病等。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多发生,并且危害严重。为了做好辣椒病害的防治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能够正确的识别各种病害症状,才可以对症用药,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一、辣椒疫病

1、症状。辣椒疫病(晚疫病)辣椒整个生长期都会受到疫病的危害,茎、叶、果实均可染病。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茎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死;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3 厘米,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迅速变褐软腐,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残留在枝上;茎和枝染病: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

2、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或用高锰酸钾500 倍液浸种30 分钟,洗净后催芽。也可用种子重量0.3%的72.2%的普力克水剂或0.3%的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

(2)栽培措施。采用滴灌或浇灌,严禁大水漫灌;采取高垄地膜栽培,增加早期土温,促进发根。肥料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要合理搭配,苗期宜少施氮肥,开花结果期适当增加施肥量。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72%霜脲·锰锌(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 克,加水50千克进行喷雾防治,或64%的杀毒矾600 倍液在当地气温达30℃以上,土温在25℃左右时,在雨前或灌溉前进行预防。喷药时应注意要喷洒周到,尤其是茎基部,要多喷,让药液顺茎秆流到根基部。辣椒植株周围的土壤和地膜上也必须喷洒到。

二、辣椒病毒病

1、常见的有4 种类型:花叶型、黄化型、坏死性、扭曲畸形。

(1)花叶型。病叶、病果出现不规则褪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植株生长无明显异常,但严重时病部除斑驳外,病叶和病果畸形皱缩,叶明脉,植株矮化,结小果,果实难以转红或只局部转红,僵化。

(2)黄化型。病叶变黄,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形成上黄下绿,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

(3)坏死型。包括顶枯、斑驳坏死和条纹状坏死。顶枯指植株枝杈顶端幼嫩部分变褐坏死,而其余部分症状不明显;斑驳坏死可在叶片和果实上发生,病斑红褐色或深褐色,不规则型,有时穿孔或发展成黄褐色大斑,病斑周围有一深绿色的环,叶片迅速黄化脱落;条纹状坏死主要表现在枝条上,病斑红褐色,沿枝条上下扩展,染病部分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枯干。

(4)畸形型。病株变形,如叶片变成线状,即蕨叶,或植株矮小,叶面皱缩、后期植株上部节间短缩,多呈丛枝簇状。重病果果面有绿色不均匀的花斑和疣状突起。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避免重茬,可与葱蒜类、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进行3—4 年轮作;利用银灰色膜避蚜、黄板诱蚜;除治杂草,减少毒源;培育壮苗,覆盖地膜,适时定植,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前期喷10%的吡虫啉1500 倍液防治蚜虫,减少传毒媒介或喷50%的病毒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加碧护2000 倍液。

三、辣椒炭疽病

1、症状。果实染病,先出现湿润状、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稍凹陷,斑面出现明显环纹状的橙红色小粒点,后转变为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时溢出淡粉红色的粒状粘稠状物。天气干燥时,病部干缩变薄成纸状且易破裂。叶片染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的褐色病斑,亦产生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可引致落叶。茎和果梗染病,出现不规则短条形凹陷的褐色病斑,干燥时表皮易破裂。

2、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0 分钟,或用浓度为1000 毫克/ 千克的70%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药液浸泡2 小时,进行种子处理。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使辣椒封行后行间不郁蔽,果实不暴露;避免连作;适当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成熟衰老的、受伤的果实易发病,及时采果可避病。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喷下列药剂之一:①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③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1000 倍液。④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800—1000 倍。隔7—10 天喷一次,连续喷2—3 次。

四、辣椒褐斑病

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多从下部叶片发病,叶片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初时褐色,后渐变为灰褐色,表面稍隆起,边缘黑褐色,有时外缘有黄色晕圈,斑中央有一个浅灰色中心。重病时叶片上多个病斑连成不规则形大斑,叶片黄枯脱落。湿度大时病斑表面有稀疏灰色霉状物。

2、防治方法。使用无病种子,或种子用55℃温水浸种10 分钟消毒处理。地膜覆盖栽培,密度适宜。增施粪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使用。适当控制灌水,勿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重病地与非茄科蔬菜进行二年轮作。收获后清洁田园、集中病残体烧毁。药剂防治可用50%异菌脲1500 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 倍液,或75%百菌清600 倍液,或77%氢氧化铜500 倍液,或1:1:200 波尔多液。

五、辣椒斑枯病

1、症状。辣椒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出现白色至浅灰黄色圆形或近圆形斑点,边缘明显,病斑中央具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直径2—4 毫米。

2、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株上留种;实行3—4 年轮作,高畦栽培,适当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种植过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地面干燥;采收后把病残物深埋或烧毁;用52℃温水浸种30 分钟,取出晾干而后催芽播种;注意田间排水降湿。

(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 倍液,或20%二氯异氰脲酸钠(菜菌清)可溶性粉剂400 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每7—10 天左右1 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 次。采收前7 天停止用药。

作者 | 艾会暖. 河北农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