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摄影艺术的生命,但凡有点追求的摄影师,都会对自己作品的色彩极度敏感。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仅要有线条的生命,颜色的表达如果缺乏张力,那作品便乏味不少,即使是黑白,黑白也是色彩的一种。 色彩 我们在摄影创作中,对于现场真实颜色的还原如果把握不好的话,就会出现偏色,从而影响整个画面,所以一些相机厂商在推出新品时,才会在色彩还原上下那么重的功夫,想必我们都听过尼康黄佳能红,这就是不同图像传感器对于场景的色彩还原出现了差异。 不同色温的变化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呢,其实是由于算法问题,尼康采用索尼产cmos的单反相机,拍摄人像会偏黄,而佳能数码单反则有一些品红,这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人像佳能,风景尼康。在人像摄影上,佳能的色彩更适合东亚人,这不仅是文化或审美,还是生理上的问题,欧美白种人的视觉感官是与黄种人有差异的。人家降低视觉效果的迷彩服装,我们却拿来当做提神醒目的保安服。 佳能与尼康 说到对色彩的还原就不得不提到色温和白平衡了,大家对这两个概念可能有一定了解,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是能深刻的理解其含义。 我们先来看看色温的定义 色温在光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灯具厂家在宣传即将推出的新品时会把可调色温作为一个卖点宣传,什么4000K护眼啦,5200K抗疲劳啦等等,我们的相机也有自己的色温设置按钮,和灯具色温是一个意思,通俗来讲色温是光线在不同的能量下,人们眼睛所感受到的颜色变化,根据字面也可以理解为发光体表面的温度,用单位用“K”(开尔文温度单位)表示。大家也喜欢说成是颜色的“温度”,这么说也对,但是不严谨。 色温变化表 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通常情况下,太阳光大约5200K,手电筒2500K,烛光大概2000K。色温越低(K值越低)画面偏红,俗称暖色调,拍出来的照片很温馨稳重,色温越高(K值越高)画面片蓝俗称冷色调,拍出来的照片具有很冷的氛围。 色温 白平衡的定义 白平衡,顾名思义,就是保持“白色”的平衡。广义上是指以18%中级灰的“白色”为标准,让相机在不同光线环境中拍出来的照片色彩尽可能还原标准“白色”。再简单点的说就是矫正照片偏色的过程,还原真实世界的“白色”。 相机的白平衡设置 比方说我们拿一张白纸,放在太阳下,我们眼睛看到的是白纸,放到昏暗的房里看,我们仍然看到是一张白纸,那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能自动调整白平衡再传回给大脑,让我们知道这是一张白纸,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合理的设置好相机的话,那么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在计算颜色的时候就会出现误差,从而导致偏色。 不同白平衡拍出来的照片 色温是色彩调节精准的科学数据,白平衡是依据主观感觉的调整。色温的调节可以改变白平衡,从而影响到整体画面,白平衡其实只是一味的追求“白色”,但同样白平衡的设置也可以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色温,二者相辅相成,使用得当可以完美还原现场颜色。 不同色温 色温和白平衡都是对现场真实颜色还原的一种手段,只不过是色温是更加广义上的泛指颜色调节,可是世界上的颜色千千万,我们的眼睛能够分辨的也就是那么几种,为了方便我们的感官理解,衍生出白平衡可以让我们快速的定义“白色”,那样的话其他颜色就不会失真,从而回到真实场景的颜色。 对于色温于白平衡,下列几点我们要明注意 1:如果你在非常复杂的光线下拍摄,一定要用RAW格式拍摄! 2普通人不需要色温表(这货很贵,还容易坏,除非你是商业摄影师或者你老板对颜色要求很高,个人的话用RAW绝对够用了) 3虽然后期有RAW,但是前期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根据现场光线判断出大概色温或者直接自动白平衡,后期微调就行了,不要很夸张的用一些极端参数,比如阳光下用3200K再后期拉到5200K。 4色温会影响那么一丢丢曝光,还是仅限于理论上的,实际意义不大,知道就好。 5在自动模式下,色温影响曝光,曝光也会影响色温变化 6关注胶卷摄影师,会定期分享给你摄影上那些难以理解的专业名词以及一些冷门的摄影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