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认识的北京人没有“假装”的, 您瞧瞧他们都是怎么生活的

 aman2016 2017-07-28

最近一篇《北京 ,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刷屏了,搞不清这“假装生活”是几个意思?京范儿并不是想蹭热度做反转文,实在是不吐不快,因为我认识的很多北京人(只要生活在北京的我觉得都可以叫做北京人,不问来路)生活得努力、认真,有趣、兴头,在这个城市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他们有老北京土著,也有北漂、甚至老外,北京并不完美,却有很多让人割舍不下的理由。我们所有人对于这座城市,其实都是过客,选择生活在北京,便需包容它的所有缺点,过得不顺心的,尽可离开,您放心,没人拦着您。

我认识的北京人

是这个样子滴——

清贫的老教授们

采访过很多北大、人大的老教授,他们早已成名成家,甚至是某些学科的泰斗级人物,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住在破旧的宿舍楼里,家里甚至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清贫的程度令人惊讶,唯有这些书是他们家中最好的装饰。照片中是年逾九旬的北大哲学系教授李德齐先生,一直记得他说的话:“即使明天我的生命就结束,今天我也得去书市挑几本好书!”

胡同里的风筝艺人

那位写文的作者称北京土著恨不得人人都有5套房,说话才那么有底气。我所认识的拥有5套房的北京人没有几个,但是即使生活在钟鼓楼下的小院子里,也可以很惬意。吕铁智先生是”金马风筝“的传人,从学做风筝的第一天,师父就和他说:“你可得想好了,这风筝只能糊口,不能发财。”他至今无怨无悔。

最后的天桥老艺人

前门附近的延寿街有个北京最小的剧场,就是于小章的“魁德社”,老爷子一个人吹拉弹唱,都是老天桥的传统玩意儿。和老人聊过天,他家祖辈都是天桥艺人,经历过繁华胜景,也走过无数的坎坷失意,如今只有满墙的老照片记录下这个北京家族的兴衰过往,老人年近七旬,仍靠卖艺艰难度日,却过得挺 知足。

开老北京书店的年轻人

正阳书局主人崔勇也是北京土著,原本在外企工作,是一时尚帅哥,可是,自家的七代老屋被拆迁之后,他终于感到切肤之痛,开始了寻根之旅,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家专卖北京文化历史书籍的旧书店。万松老人塔下的正阳书局如今成了很多北京文史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如果能在院子里遇见崔勇,能聊上几个钟头的老北京掌故,过瘾。

大宅门里出来的北京爷们儿

淳一先生程茂全是位真正的从北京书香门第的大宅门出来的北京爷们,和他接触就能知道什么是北京人经常挂在嘴上的“有礼,讲面,局气、厚道”。他家兄弟七个,皆通琴棋书画,既有“一笔好字、两句二簧”的世家子弟范儿,又有经历过生活磨难的人情味儿与烟火气。虽然北京的大宅门已经踪迹难寻,但是京派的宅门文化却经由淳一先生这样的北京人流传下来。

开祖传豆汁店的90后掌柜

老北京人追捧的老磁器口豆汁店的少掌柜徐嘉祥是个时尚的90后小伙,身上有年轻人的狂拽,却又在师傅的棍棒下学出了一手熬豆汁的好手艺,他徘徊在现代和传统中想寻找一条自己的路。把豆汁做成北京的可口可乐的梦想失败之后,他觉得经营一家富于人情味儿的老店更为重要。

喜欢画画、自黑、拍胡同的南城小伙

すし

“南城老李”李冬一身摇滚青年的范儿,张嘴却是一口地道京片子。他每天用漫画记录生活琐事,在朋友圈晒漫画、晒每天给媳妇做的饭,晒胡同照片,生命不息,自黑不止,生活的特别带劲儿。他用了几年时间走遍北京全部2000多条胡同,留下了珍贵的照片,为了记录逐渐消失的老城。

为家乡老兵建纪念馆的人

韩冷先生少小离家,曾留学日本,在城市打拼多年,却在50岁时回到京郊古村,自己的家乡,开始了寻根之旅。他翻山越岭寻找当年保卫家乡的抗战老兵,为他们建立了一座小小的纪念馆。寻找家乡的历史和父辈的足迹让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充实并且有价值。

迎接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助产士刘军工作20多年,她和她的同事们接生的婴儿超过万名。助产士手中是“一人两命”,没有过硬的技术和强大的心理难以应对,她们中的很多人失眠和患高血压。能让刘军这样的资深助产士在这个岗位上坚守20多年,“靠的是爱和良心。”她说:“分娩是一个女人最艰难,最无助的时刻,她们能依靠和信任的只是我们。”

故宫摹印人 

故宫博物院摹印第三代传人沈伟先生是《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出镜的专家,他在故宫工作30多年,种花种树种玉米、玩葫芦玩蝈蝈,修身养性、风轻云淡,只为在摹印下刀那一刻心无杂念。

三次设计奥运会徽的人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不是北京土著,却对北京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几年来,她带着学生们钻胡同、和胡同居民、老手艺人聊天,锲而不舍地致力于大栅栏设计改造项目,现代的设计思想和古老的胡同碰撞,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火花。她还有一个令人钦佩的身份,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和2022年冬奥会标志的主要设计者,三次设计奥运会徽,全世界她是独一份。

热爱生活的彩绘师

爱合彩绘画室主人郑红亮是个特别热情爽快的北京大妞儿,她告诉我,迷上彩绘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让她能够发现美,创造美。在这里,只要有时间,静静地泡上几小时,每个人都能手绘出一件独一无二的“定制款”彩绘作品。“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自己的家画成一座‘秘密花园’,那种感觉太棒了!”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兴趣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站着读完北大的保安员

认识甘相伟6年多了,这期间他经历了多次人生的重转折。初见时他还在北大做保安,通过成人高考考取了北大中文系,过着站岗和听课交替的双重生活;五年前再见时,他刚从中文系毕业,出书《站着上北大》,北大校长为他写了序言,一时名声雀起,成为励志达人;离开北大后,在现实中遭遇挫折,他重新审视内心,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真实的故事和感受。如今的甘相伟蜗居在中关村的一间斗室中,为自己的作家梦而奋斗,这是他来到北京的第十年。

北漂音乐人

20多年前,从江苏人民广播电台辞职后,万军凭着一首《飞天》闯荡乐坛,成了一名北漂音乐人。万军不停地“跨界”,身份转换于各种行当之间,这令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十年磨一剑,这一切的准备和磨炼,都在为他实现音乐剧的梦想铺路,都在等待一个合适的爆发点。名动一时的纯中国味儿的音乐剧 《紫石街》终于实现了他的音乐梦想。

住在地下室的工美大师

马江红被誉为“中国葫芦壁画雕刻第一人”,独创了把佛教壁画融入葫芦雕刻的手法,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葫芦艺术。几十年的寂寞时光里,这样一个温婉而寡言的女子,把自己的生命雕刻进了葫芦的世界。马江红在新疆是工美大师,却在41岁选择远离家人做北漂,她的工作室在北京一个小区的地下室。今年是马江红来到北京的第6个年头,在北京坚守,是因为她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未圆的梦,“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在北京开一家大点的博物馆,为这些葫芦找到一个栖身之地。”

爱讲北京故事的丹麦哥们

在北京的胡同里,常能看到一个梳着小辫子,背着大旅行包的外国人的身影,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还是个自来熟,喜欢和陌生的北京人聊天,最爱听老人讲北京的故事。这位就是来自丹麦的北漂吴三桂。听了好多年的北京故事,吴三桂现在已经是个北京通,听他讲前门掌故,能讲上俩钟头,而且都是书里没有的。他说自己热爱北京,来了就不想离开。

寻找老北京声音的人

史家胡同博物馆里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博物馆”,这里收集了北京几十年间的几百种声音,它的创建者秦思源试图用声音还原一个老北京。他说:“北京具有独一无二的传统声场和极为丰富的声音,我是一个声音的收集者,我想用声音去记录一个城市的历史。”中英混血的秦思源曾经是一名北漂音乐人,从小在英国长大,最终他选择回到外祖母凌叔华的老宅,圆一个关于北京的梦想。

我认识的很多北京人,他们没有5套房子,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生活得知足、快乐。一个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有冷漠也有温情,有希望也有失望,有磨难也有幸福,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爱这座城市

就在这里认真生活

看到文友们都用这招了,我也学习一下。坚持原创不容易,希望得到您的鼓励和打赏——

 
 
 

京范儿

前北京晚报首席记者,北京土著,

告诉你不知道的北京故事。

欢迎提供线索。

我的微信号zp5357976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