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唐清泰非元制,五代风韵形制存。 岂是庙宇供养品? 错把凤凰作鸡论。 宝字隶足五代始,宋学唐书确有根。 名人信口开河道,宝足楞赠蒙古人。 后唐清泰元宝是中国钱币史上冤案主角之一。只因为它的宝字隶足象隶书崇宁重宝的宝字。某位权威人士竟突发奇想,认为清泰元宝的宝字是向崇宁重宝的宝字模仿。故清泰元宝早不过崇宁年,一下子把清泰弄到元朝,但元朝找不到清泰年号,于是就说它可能是供养钱,因为清泰二字象庙宇名。这种瞎编式图说,连最其码的逻辑都不讲:父亲因为某些地方象儿子,就说父亲肯定抄袭儿子,父亲的诞生一定在儿子之后,父亲就这样变成了孙子。这样的信口开河,竟有人信,而且立马带到新出饭的各种钱币谱录书藉。有这样的权威,有这么多无知的盲从者,中国钱币研究怎能不停滞不前?我这枚清泰元宝径42.1毫米,重24克,因为是初铸或试铸样钱,故存世极罕,乃大珍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