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铸造钱币种类、品种最多的国家,也是使用多种文字(汉文、胡书、图画文、契丹文、梵文、回鹘文、阿拉伯文)铭钱最多的国家。由于文字、语言、书写习惯的不同,特别是民族语文中的宾语前置,主谓换位,语句倒装现象的大量存在,给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释读不同民族文字钱币时,往往误读或无法卒读。给交流和贸易造成很大不便。特别对于后代钱币学家,历史学家,文字学家来说,不了解、不掌握辽契丹钱币文字序读方法,就无法正确释读该钱文,真正掌握钱文内容,正确理解钱文背后的深刻内涵。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错误和笑话难以避免。 为使当代钱币学家、钱币收藏家、钱币收藏爱好者,更好地了解辽契丹钱币,读懂辽契丹钱币,更好地掌握辽契丹钱币钱文的内容及内涵;为使历史学家、民族文字学家在研究涉及辽契丹钱币的问题时准确把握钱币内容,不讲外行话,不曲解钱文,真正按历史真实研究契丹文明。笔者不揣浅陋,特意把自己琢磨研究辽契丹钱币钱文序读类别的心得整理成文,供关心热爱辽契丹钱币的朋友参考。错误不当及遗漏缺失之处,敬请大家及时指出,以便随时修正补充完善之。 辽契丹钱币大多系方孔圆钱形式,汉文钱和绝大部分民族文字钱与中原王朝钱币无大大区别。正面的钱文一般也是四个字。直读,又称顺读,序读,是辽契丹钱钱文读序的主要类别之一。所谓直读就是按上下右左顺序释念钱文,因其是按汉字书写顺序(先上下后右左)释读,所以又称作“顺读”、“序读”。如“神册元宝”。直读即为先上下,后右左,倘非"直读"即可能误读成“神元册宝”。辽早期钱,“通宝“钱多为旋读,“元宝”钱多为直读。中期以后,变为“通宝”钱多为直读,“元宝”钱多为旋读。“直读”旧谱称“对读”欠准确,因上下可“对读”,右左亦可“对读”,左右也可“对读”,其就不是按书写习惯释读了,还易与真“对读”钱相混淆,造成误读。所以,不如“直读”之直观明快,准确无误。 二、旋读 辽契丹钱币读序的主要类别之一。即按时针旋转的正反方向序读的钱文称“旋读”。按顺时针方向(上右下左)序读的钱文称“右旋读”,是旋读钱的主体。辽早期钱,“通宝“钱多为旋读;中期以后,“元宝”钱多为旋读。按逆时针方向(上左下右)序读的钱文称“左旋读”,在汉文旋读钱中属个别现象,而在契丹文钱中较为常见。 三、对读 辽契丹钱币读序的主要类别之一。是指钱文两两相对的钱文读序称“对读”。一种读序为(上下左右)的称为“正对读”;一种读序为(下上左右)的称为“逆对读”。两种“对读”仅存在于辽民族文字钱中,汉文钱中少见。 四、横读 辽契丹钱币读序的主要类别之一。是赏赐钱封官钱常用的钱文序读格式。因其一般不是四字钱文,而是象写文章一样镌一段话或一句诗,从上至下从右至左排列,如“赐与军节度使耶律奴瓜”,序读必按读古文一样从右至左读钱文,故称“横读”。 五、环读 辽契丹钱币读序的主要类别之一。是祭祀钱丧葬钱常用的钱文序读格式,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钱文依穿孔圆势作环形书写,首尾相接,钱文序读必须按环形排布逐一读出。如丧葬钱“清宁二年”,就是这种人人皆知的“环读”钱。另一种钱文多为契丹文,形制多为钱中有钱状,钱面内中心钱与普通钱无异或相近,外钱文依钱缘圆势作环形平均排列,一般文字较多,其钱文必是将正常语言打乱排列,汉译后钱文必须经整理后方才知晓内容。这是辽契丹皇家祭祀专用的一种“环读”钱。 六、升读 辽契丹钱币读序的主要类别之一。“升读”是所有读序中最具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规范的一种钱文读序。它蕴涵看丰富的人文、宗教、社会的道德伦理内涵。所谓“升读”钱,即是按人文、宗教、社会道德伦理规定,把四字钱文中原应按正常读序释读的某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字提升到其它字的上方,以表示特殊尊崇之意。 七、反读 辽契丹钱币读序的主要类别之一。“反读”即是与正常读序顺序相反的读序,它的特点是倒读竖横。常见的有两种。一种读序为(下上左右)称为“竖反读”。一种读序为(左右下上)称为“横反读”。两种“反读”都仅存在于民族文字钱中。 八、逆读 辽契丹钱币读序的主要类别之一。“逆读”即是与先竖后横读序相逆的读序,它的特点是先横读后竖读,常见的有两种。一种读序为(右左下上)称为“右逆读”。一种读序为(左右下上)称为“左逆读”。两种“逆读”都仅存在于民族文字钱中。 九、折读 辽契丹钱币读序的主要类别之一。“折读”即是钱文成拐折形读序的一种序读方法。它的特点是只有横读无竖读。常见的有两种。一种读序为(上右左下)称为“正折读”。一种读序为(下右左上)称为“倒折读”。两种“折读”都仅存在于民族文字钱中。 十、省读 辽契丹钱币读序的特殊类别之一。“省读”即是遇到国号“辽契丹”时,汉译文为遵守钱文必四字规矩,而采取的约定俗成的、省“契丹”为“丹”的一种序读方法。如契丹文钱“辽契丹国令”,汉译钱文即可省为“辽丹国令”。“丹”作为“契丹”的简称,辽钱中早有先例,如“大丹”、“开丹”。故译文省读合情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