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的最高意义,在于养成贵族精神

 心外无物致良知 2017-07-28


书籍是思想的延伸


  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所有的世界都得自己去拿脚步走一遍,所有的历史,都只能靠自己挖坟才能了解。世界太大,靠走去学习短暂的生命是不够用的,只能靠思想去驰骋。


  通过别人的思想延伸自己,这是一个捷径。而如果因此把自己埋葬在别人的思想里,则又是一个不幸。既知道捷径可走,也知道不幸可避,才能够踏着别人铺就的台阶,在有限的生命里面,更好的成就自己。







阅读的变现是无形的


  常听人说,走了这么多路,读了这么多书,还是活不明白。也有人说,读了这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不是说,这边读完一本书,那边就马上会有对应的产出。把阅读当成饲料的读法,营养也只能是饲料层次的了。书的营养不在于吃,而在于通达,在于心领神会。


  阅读真正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韵。更具象的和实际的,是改变一个人的心智结构。。阅读是通过改变一个人的心智,驱动他去走向另一番人生,如果是增益自身修为的阅读,那么显然这个变现,即是脱胎换骨本身。







最终还是要成为自己


  自我认同的形成,是后天的。它的关键,是文化建构和地图。所以,阅读就是一种建构,你钦佩欣赏什么人,读他们的书,慢慢的就会构建出来与之相应的人格和自我认同。读圣贤书的人,就会正气浩然心怀天下。读畅销书的人,就会市侩庸俗。


  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自我认同这种文化后的人格构建。而书籍和书籍里面的那个人的气韵,则是构建自我的基本素材。







有意义的理解力操练


  理解力的低下,则是一生的缺陷。别人能通达的世界,自己看都看不见,别人能通透的现象,自己怎么想也不明白。不学,不思,不读,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一生。快乐的猪,真的快乐吗?那只是动物性的本能,只是一种俗乐。


  快乐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比理解力的操练更难的事情。能通达之后,才能乐观:观世界了然于胸,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读过很多书都忘掉了,意义何在?


  读书,是为了了解别人是如何理解与认知这个世界的。并通过别人的理解,来构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心智图景。


  也就是说,读书的目的,不是在于记忆,而是在于理解。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象,象不尽道。所以,纯粹刻意的记忆背诵书籍里的文字,没什么意义。真正有些书有些句子,读一遍,让人一辈子想忘也忘不掉的,那才是真正的你正在寻找的“关楗”。


  任何事物,只有理解了它,才能驾驭它。反之,则被它碾压。


  这样真正有智慧的作者,他们的书有一个共同之处:简洁。反之也成立,但凡繁复冗沉之作,也肯定没什么智慧可言。


  《黄帝内经》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是不是简洁,是鉴别一本书值不值得读,书中作者值不值得交谈一番的重要条件。






  有些书,只看看封面,看看目录,就可以不用看了。还有的书,如果打开正文,看了五分钟还没发现这个人手里有钥匙,也可以不用看了。


  丁肇中说过一句话,任何书,任何思想,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表达。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没理解透彻。


  当然了,很多人读书不是为了理解世界,而是单纯的为了消遣,为了取悦自己。实际上,真正摄人心魄的纯文学作品,它在审美上的巅峰,就是它对世界的理解。


  浅薄的东西,不值得审美。就好像一张抹了几百层化妆品的脸一样,给人的感觉,就是腻,就是脏。


  阅读这条路,一旦走上去了,想一直浅薄下去,也挺难的。当一个人构建了自己的天地,安了身,立了命,不再浅薄的时候,品味和气质就出来了。这就是阅读最大的意义。


  读了那么多的书,都忘掉了。但是,你通过阅读而形成的品味和气质,则是令人忘不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