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

 HappyMumy 2017-07-28



紫砂壶百科全书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的证明。所以说——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



“君德”、“孟臣”、“逸公”、“思亭”,是人名还是壶名?


明清制壶名手张君德、惠孟臣、惠逸公、陆思亭,壶品小巧精妙,皆为传统经典壶式,有的方中寓圆、古朴典雅,有的线条简洁、浑然天成,成为后世朱泥小壶的代名词。闽南俗谚:“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



清中期 孟臣诗句款朱泥笠帽壶


此壶朱泥胎,直流盈巧,环鋬似耳,盖面隆起半弧状,壶钮中竖。壶底内凹呈圈足,刻有行楷“明月三人太白杯,孟臣制”,结字隽永,全器比例周正协调。



清中期 孟臣制“水平”小壶

大红泥,胎质细薄,色彩鲜丽娇嫩。壶腹为滚圆的球形,无颈,截盖,小圆珠钮。三弯管状流,外圆内扁环形把。流口、壶口与把手在同一水平线上。壶底内挖圈足,内凹。泡茶时壶可浮在茶池水面上。



清中期 留佩孟臣朱泥梨形壶

器身饱满,犹蕴骨力,扁珠钮高挺,平盖内敛且迭一同心圆线,圆把坚实有力。壶内造工一丝不苟,且内外如一,整体比例协调,造型端庄俊雅却不失灵动,凡此皆展现出作者的超凡功力。盖内刻有“留佩”款印,壶底刻“孟臣”款,别具特色。



周桂珍 逸公壶


逸公壶表现一种风流洒脱、一种飘逸和脱俗,一种清隐和孤傲的神韵。其过人之处在于它的光泽和外表的细滑程度。但从照片根本无法看出其脱俗韵味,因为光与光相碰撞,势必会使其润泽程度相应受损。见到实物的感觉就非常强烈,手感似抚摸婴儿的脸庞,细腻程度与朱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之所以能出现这种光鉴可人的效果,正如秀棠大师所描绘,“周老师的明针功夫有如气运一般的神功,使胚体表面光照如镜。



清 陆思亭制“思亭”壶

球形钮,钮基简洁。高虚盖,圆包底。弯流自腹中向上伸出,圈把秀丽,均为明接处理。壶身两侧曲线,自钮基处下泻,在盖面处向外曲张,经肩部自然内曲,到腹部又向外膨胀,至壶底内收。钮、盖、肩、腹底五段曲线自然接续变化,干净利索。


“思亭”壶俊秀高雅,气韵出众,其排名先与“孟臣”。


早期的“思亭”壶,壶流曲度较小,流口简练,以竹刀落款于盖口墙延。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壶,受“孟臣”、“逸公”诸式的影响,曲线明显,流口较尖,风格柔美,署款则有竹刀写刻,也有钢刀双勾刻,罕见钤印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