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嘉璐:中华文化衰败的原因

 汐钰文艺范 2017-07-28

许嘉璐


第一个问题:雅文化和俗文化的断绝。


这个观点,我还没有看到其他人讲过。我正想写一篇文章,不知道写得出来写不出来,在思考。


文化有雅、俗之分,二者相和才是文化的整体。“雅”并不表示高贵,“俗”也不说明低贱,雅、俗只是就其流行的范围而言,流行于社会上层的谓之雅,反之谓之俗。雅者可能比较细腻、考究,俗则相反。任何社会的文化又都不可能是纯然一体的,因为只要有阶级、有财产,社会就有上、下,文化也就有雅、俗。在一个理想的平等社会里,雅、俗之间是互通互动的,用通常的话说就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


但在一个衰落的社会里,雅文化和俗文化之间几乎是绝缘的。俗文化被视为粗鄙,遭到摒弃,不能登大雅之堂,得不到提高;而雅文化则局限在狭小人群范围中,孤芳自赏,赏之者越来越少,其本身越来越萎缩。虽然这种绝缘不是绝对的,但是两方面都因此而受损则是肯定的。


在我国文化史上,有过雅、俗互通互动比较成功的时候,也有因为二者隔绝而导致文化整体萎缩的时候。例如六朝时哲学中的玄学和文学中的骈文,即与市民和农民的生活思想距离太远。玄学和骈文原本都是从生活里生发提炼、精致化出来的,而一旦成为少数人独享的文化品种,它也就走向死亡了。又如唐代禅宗和近体诗,可谓亦雅亦俗,雅俗共赏,因而哺育了宋代的理学和“诗余”(词)。


时至明、清,社会等级更为严格,雅者与俗者人为地不相交通。例如为后代人所欣赏的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画家,在当时进不了宫廷;《红楼梦》这样的旷世之作,被排斥在上层社会之外。作为文化的底层,明代的理学、心学,越来越思辨,越来越精致,虽然其基本概念逐步深入百姓之中,“天理”“良心”已进入百姓语言,但这是单向的辐射,而不是双向交流。老百姓更关心的衣食仓廪,理学、心学都没有给予回答;理学、心学已经走到了极致,也没有从现实生活中找到进一步前进的门路。所以可以说,理学、心学的精致化,也就是走向衰落的开始。理学、心学的衰落,也就是中华文化衰落的标志。


关于文化“雅”“俗”的理论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在这个领域大有研究的空间。


第二个问题是与异质文化的隔绝。


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是它得以绵延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反过来看,如果它变得封闭了,不能包容别的文化了,也就会停滞衰微。至明,由于施行海禁,东边和异质文化的接触没有了;西边,由于版图已经达于戈壁之西、大山之巅,再也难以逾越,即使与中亚、阿拉伯有所接触,影响也是不大的。这样就出现了以前我所讲过的,开始了长达400多年的文化封闭。


隔绝有时并不来自地理障碍和当政者的决策,有时一个民族过于自以为是,也可以形成自我隔绝。例如现今有的国家以自己的文化为世界唯一优秀者,可以普救万国,这样,即使交通、通讯空前发达,地理、政策也并不封闭,却实质上与异质文化隔绝了。没有了异质文化的刺激和营养,也就要走向衰落了。


第三个问题是“自我崇拜”。


中国曾经几次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长期的稳定、繁荣,没有强大的外敌,使得整个国家,从最高统治者到一般的老百姓,都陷入盲目的自我崇拜。既然自我崇拜,就会满足于现状,就会拒绝正确而从眼前看却与既有的观点相左的文化。这句话绕一点儿啊,意思是就会拒绝什么?会拒绝本质是很正确的,但是从眼前看和过去的观点相反的文化。这样渐渐失去前进的动力,已有的成果也会以各种方式毁坏。这也可以用中国的阴阳理论解释。但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也只是对现象的描述,究其更深的原因,就是失去了文化的自觉。这个道理是人类历史所证明了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我崇拜,是它衰落的表现,谁也逃不脱这一历史的规律。我们且不说古代的希腊、罗马,就看近几百年,西班牙、法兰西、大英帝国,都曾经有过驰骋全世界的辉煌,也都先后陷入不同程度的自我崇拜,因而一个接一个地日落西山了。现在有的国家也已经进入到自我崇拜的阶段,他们不可一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它衰落的表现,只不过是它自己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想意识而已。历史的确会有惊人的重复的时候,当然一个强大的国家或民族,从顶峰向下走,要走到低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壮”。唐代300年才亡,中国由极盛到极衰经历了400多年。但是,人类前进的脚步加快了,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从顶峰落到唯一超级大国的小伙计只用了半个多世纪。世事难说呀!


第四个问题是“外力”。


这个我也不多说了。


事物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内因,是根据;但是外因也是重要的,是变化的条件。当一种文化拒绝异质文化,通常的交流、交融过程被截断,于是面临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拒绝异质文化的一方,国力不可避免地渐渐式微,无力承受异质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并不封闭的异质文化总要寻求更大的出路。两个方面遇到了,冲撞发生了,保守的、相对衰弱的文化就要受到冲击。这时异质文化以其新颖、特别是以其相对的强大,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而本体文化还没有来得及应对,因而它被冷落,进而进一步衰落。所以外力是文化由盛变衰的条件。


当然,这以后“阴阳”变化的规律仍在继续起作用。只要本体文化根基深厚,事物到一定时机还会再次向着相反的方向扭转。而在这时,正如以前我讲的,领袖(政治的和文化的)的清醒与自觉将起到特殊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