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俄罗斯游记25
2017-07-28 | 阅:  转:  |  分享 
  
这是游人必到的阿街27号商店,据说这里所供应的商品较全,价格也较便宜,从价值15卢布的艺术小匙到高达5000卢布的套娃,什么品种都有。但感觉顾客还是不多。

也许是商业销售观念不同,或许营运思路有异,阿尔巴特街尽管是莫斯科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但却没有大声的叫卖语和喧嚣的幺喝声,大幅广告宣传也不多。倒是几尊雕塑,若干教堂,给小街频添几分艺术文化色彩。

莫斯科流动商贩很少,大街上几乎没看见有挑担卖东西的,即使在商业区,做生意的都有自己的固定摊位,秩序井然,但市井生活情趣似乎少了一点。

尽管阿街商品琳琅满目,但远不如成都春熙路那么热闹。这可能是俄地广人稀的原因,或者与俄人“非商业化”情绪有关吧?苏联解体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链条断裂,俄经济一度陷入空前危机。由于受媒体舆论影响,在国内时,我一直认为现在的俄罗斯很穷,商品匮乏,物价飞涨。但这次实地观察,情况并非如此。苏解体后,俄确实经过了近十年的困难煎熬时期,但自2000年以后,俄经济开始好转,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增幅约6.7%),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尽管近年来俄经济有所下滑,但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未受到多大影响。正如导游所言:尽管俄罗斯人收入不算高,但政

府提供了一系列福利减免制度(如享受医疗,住房,入学以及供暖、供水、照明和公交等补贴),使俄人实际生活水平远远高出他们的工资收入。俄人很喜欢读书,俄罗斯出版的书装帧不错,印刷清晰,图片精美。尽管不懂俄文,但

我略翻几页,便知道质量确实很好。阿尔巴特街的油画很有名气。这里的作品当然无法和列宾、列维坦等相提并论,但也有一些画家水平相当高,只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才把作品拿

来出售。若碰巧买到这样的画,应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俄罗斯较注重对历史建筑和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圣彼得堡一样,在莫斯科老城,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化高楼大厦,很多建筑都是具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精心建造,装饰华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汇聚在一起,使莫斯科老城民族韵味十足,别具异域风情。

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相比,阿尔巴特街规模要小得多,建筑规格和档次也无法与涅街相比。这里缺少豪华的官邸和幽美的花园,没有金色的尖塔和巍峨的宫殿,但阿街有自己的商业特色和文化底蕴,更多展现的是市民的日常生活。

这种小型书摊在阿尔巴特街随处都可见到。俄罗斯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在重要地位,涌现了一批诸如托尔斯泰、果戈理和肖洛霍夫等大师级人物。书摊上有很多这些名人著作。有点意外的是,现在书店里面很难见到高尔基的作品。

吃过晚饭后,大巴车把我们送到机场,路上眼望窗外,广袤的原野白雪铺遍,白桦树笔直,枫树叶飘黄,好一派俄北国风光。

游览完阿尔巴特街后,时间已近下午6点,在集合点旁边的树荫草坪下,一些残雪还未完全消融,团队的女士们又摆出各种风姿,拍下这难得的雪景。

这是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大楼,3小时后我们将从这里出发飞往成都。

九、10月28日,莫斯科到成都,阴,气温15至20度,上午10点回成都,结束旅行(完)晚上10点,我们准时登上了回程飞机。时间真快,团队的旅程马上就要结束。这次赴俄之行,时间虽短,但却见识不少,既饱眼福,又长知识,可谓收益双丰。当要离开这个地方时,心里顿时产生依依不舍之情。别了,美丽的俄罗斯!别了,金叶满地的白桦林!

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位于莫斯科西北35公里的地方。为俄航空的枢杻港,也是莫斯科第二大机场。2011年旅客吞吐量2255万人,世界排名第63。该机场候机大楼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外观上看显得很陈旧,但里面装修相当气派,并配备了各种现代化设施。机场候机厅内设有不少商店、酒吧和书城,种类繁多,品味高档,其布局和国内机场差不多。

也许是大楼建造较早原因,谢列梅捷沃机场候机大厅按登机入口分割成若干区域。分割后的候机厅显得很小,座椅也不多,比较零乱,大厅整体效果较差,旅客等候很不方便,设计明显过时。

献花(0)
+1
(本文系YYYTTTJJJ9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