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节日逐渐消失的原因? 为什么传统解热逐渐被人淡忘?

 诗书之华 2017-07-28


其他的如情人节、感恩节等“洋节”,在中国也有越过越火的趋势。笔者以为,对“洋节”热,我们应该早做思考,早想对策。 
仔细分析一下“洋节”,就可以发现它们本来是跟中国固有的本土文化是很难兼容的。如圣诞节是典型的宗教节日,这跟中国这个大多数国民是无神论者的现实是差别甚大的;再如情人节,是一个用语暧昧的情感节日,也是跟中国人注重家庭、情感含蓄的传统有很大不同;照常理,这些节日是本来难以在中国流行才对,但现在却火起来,尤其是在年轻人中,这是为什么?除了有年轻人喜新、容易跟风的因素外,是否也跟我们传统节日本身存在问题有关? 
综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农耕文明留下来的,以“驱邪”、农事、团圆为主题,以亲情为主,对于注重亲情的中老年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但对爱玩的年轻人,主题就显得过于沉重,形式也比较单调。而反观西方的“洋节”,经过商家造势,其主调变的欢快、喜庆,形式也丰富多彩,比较迎合了年轻人爱玩爱热闹的心理。事实上,许多中国年轻人过“洋节”,并不一定把其中的宗教内容当回事,而只是找个理由乐一回。怎样让节日过得更欢快一点,这恐怕是中国传统节日下来最应该努力的方向。 
节日不分东西,都是文化的载体。如果让“洋节”过多地抢占了我们年轻人的心田,那么,我们东方文化该如何保护和生存都可能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以“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已经不请自来时来谈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是不急之务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