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能被爱了吗?

 教科文书馆 2017-07-28






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爱。


不了解心理学的时候,我不知道,以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个追求完美,对自我要求很高的人。

 

学习了心理学,开始做心理咨询师,面对一个个来访者,在不同的人身上看到同样一种痛苦,甚至以他人的故事为镜子,也照见了自己的内心,才发现——


原来如此多的人生,在如此长的时间,我们做了如此多的事情,都是做给内在的那个父母看的:


希望得到他们的肯定,

被“内在父母”肯定和爱的那一刻,

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世界如此灿烂,我是好的,

我才获得了高兴的理由。

 

原来,我们总是以为,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能被爱了吧。

 

1


没有和父亲居住在一个城市,已经有十多年。


即使以前读书,因为父母离异的关系,和父亲也并没有在一起生活很久,12岁之后的岁月,一般是半个月或一个月见一次。


但是,我很爱我爸爸,和他的链接很深很深。


爸爸也很爱我,但他对我比较严厉,几乎不夸奖我,无论我做到多好,他对我的期望都只会更高。


小时候,他对略有点得意骄傲的我说,“你就像一只井底之蛙,知道吗?”这句话带给我的挫败和羞耻感,伴随了我多年。

 

学了精神分析,我知道,有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爱”会以“反向形成”的方式来表达:

就是我虽然很爱你,

但是这种爱让我不适,无所适从,


所以我用一种看上去不爱,


甚至是攻击你的方式来

缓解我的这种潜意识不适感。

爸爸爱我,但是因为他的童年和成长经历形成的人格,这种对我的爱意之柔软让他感到不适,


在他的意识无法察觉的情况下,他以一种很严厉、要求很高、从不表扬的姿态将我和他隔开。

 

他可以在一定的距离之外,默默地爱我,这是他可以接受的爱的方式,他必须、只能以一个严厉的父亲的姿态,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


我们不可能选择我们的潜意识,我爸爸也是。


爸爸有爸爸的故事,有他不能选择的童年,有他严重的内心创伤,所以当我明白了一切,我也就接受了这一切。


2


但是,接受不等于就能让这种影响消失。


因为拥有以“怪怪地”方式来“爱”我们的爸爸和妈妈,也给我们的人格形成、我们对爱的理解、我们对自我的接纳和要求造成了巨大影响。


这是我们需要臣服接纳的事实。

 

小时候,只有做得特别好,带了学校的好消息回家,才能看到父母的笑意,


在这个笑意里、柔和的语气里,放松的氛围里,感觉到自己并不是麻烦的存在,而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孩子——


这种模式,日复一日,固化了我们的人格,也形成了我们内心“内在父母”,


这种模式形成后,我们就成为了那个即便父母不在身边,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却无法停止对自己的各种要求、执着,觉得自己一定要达到一个目标,要做得比别人好,自己才是好的。

 

这个渐渐地就变成了我们意识不到,也难以一下子改变的人格的模式:


我总是要对自己提出要求,而我达到要求的那一刻,我可以拥有对我这个个体非常重要的体验,


即我很好,我被喜欢和接纳。


接着我内在的父母会对我提出下一个要求,我高兴不了多久,一天?一周?可能一周都没有,我又会投入下一个目标。

 

这种故事,很显然,不是“天生”的。

这种故事,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身上上演。

 

会有人问,那我如何改变这种人格?

我也觉得自己对自己不断提要求很累,可为什么我停止不了?


3


我把它写出来,就是为了让你看到它。


因为你看到了它,这种潜意识人格对你的作用就会减小。

 

当你下一次执着于自己的成绩和表现,执着于你没有达成的目标时,你的大脑里或许就会有另一个声音告诉你:你这么努力,其实只是为了让父母爱你,你知道吗?


而且你还会把这种和父母的故事,放在你和你的伴侣之间,你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为了得到他们的爱。


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能被爱了吗?

 

在那一刻,当你看到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你一定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我写在这里的意义。


这就是看似无法量化评估的一次又一次心理咨询的意义。

 

我们不只有“内在的父母”,有我们已经在过去流逝的岁月里,


在我们的生命早期已经认同的父母的人格、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或期待,


我们内心也有我们自己,有我们自己的生命力,有我们自己独立于他人想要生长的力量,还有我们自我实现的本能。


这一切,汇聚成为了自我。

 

我们或许很难和“内在的父母”割裂,或者彻底切割,因为我们也需要和父母的情感链接,


但是我们如果将属于我们自己独立的那一部分自我,锻炼得更为强大,我们就可以做到,


不再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内在的父母”而做,我们才能真正地想到,体会到,“我的内心到底是在需要什么?”

 

否则,我们永远都是在父母面前,想要得到一句夸奖的孩子。


场景转换,父母变成领导、朋友、恋人、伴侣,甚至孩子,我们还是那么地想要得到对方的认可和赞扬。


这种执着,让我们看不到其他,看不到自己,看不到更为纯粹的爱,其实和这个人的表现无关。


4


很多人都是不自觉地在“求好心切”。


我有一个在工作上非常非常努力的舅妈,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舅妈郑重地对我和表妹说:“记住,做人一定要努力,要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她说这句话的神态和样子,那种极度认真虔诚的程度,把我和表妹都镇住了,


表妹一直点头,而从小比较叛逆的我,还是大着胆子对舅妈提出了一个问题:“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人上人呢?”


后面她怎么回答的,我不记得了,但是舅妈的这句语重心长的人生教诲和我的提问我一直记得。

 

为什么我一定要做“人上人”,要比别人成功,要和别人比,我就做我自己,不可以吗?


今天的我,可以把这句话说完整了。你呢?

 


我后来长大,才知道我舅妈的一些故事,她小时候是被父母寄养在别人家长大的一个女儿,被父母离弃,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的价值,换得父母的爱和肯定,这种内心的动力,一生都没有停止过。


做了人上人,她的父母就会爱她了吧,就不会把她放在别人家了吧,这就是贯穿我的舅妈的一生的故事。

我想起了那个关于乔布斯的故事。


伟大的乔布斯,是一个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孩子。


他有对他不错的养父母,但是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不要他。


这种“不要”带来的影响,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乔布斯。


他追求完美,想要证明自己,让离他而去的父母看看他有多么优秀,这种巨大的动力,创造了改变世界的苹果,


但是,他的内心,是否幸福快乐宁静呢?


他是否能自我接纳呢?


实际上,乔布斯的一生,都在艰苦地和自己斗争,直到离去的一刻。


追求极致的完美的他,对美就有着狂热的偏执,也因此创造了不可思议的苹果,


而他身患重疾接受抢救的时候,还曾拒绝使用医院配备的氧气罩,就因为氧气罩的款式太丑——一个人,追求完美到这样的程度,他的成就背后,何来真正的接纳和自由?

 

他度过的一生,都是在努力做到比100分还要高的分数,企盼证明自己的优秀,从而改写当年父母离弃他的那个时刻的一生。


是一个不被爱的灰暗的自己,和一个极度优秀的有力量的自己,共存并不断斗争的一生。

5


所以,我们要努力,但是,我们如果用一生的时间都努力给“内在的父母”看,


希望得到当年他们没有给我们明确表达的爱意,那就可悲了。

 

我们应该为了那个想要破土而出的独立的自己而努力。

 

第一步,就是“看见”自己的潜意识,让潜意识“意识化”,“看见”自己追求完美的背后,对自己不断提要求的背后,潜藏的真正原因。


我是想要为自己做得更好,让自己变得更好,还是一直在把“我非常好”变成一种筹码,希望换得父母、伴侣、孩子的爱?

 

即使做同样一件事情,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和动机去做,那种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件事情的另一端的他人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第一步,意义重大。


因为,我们的人格,是通过那些被隐藏在潜意识之中的影响我们人生的“重要模式”被看见,被接纳,被重新定义,从而实现改变和整合的。

 

直到今天,我仍然在意着我父母对我的评价。


我也仍然会在完成了一个小目标之后,对自己马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前几天,我给爸爸打电话,我很开心地告诉他,“爸爸,我写的文章反响还不错哦,可能我以后会写书!”


我爸爸听了并没有表扬我,他只是说:“哦,写文章能赚钱吗?你公众号什么时候能有一百万粉丝,出书应该就会很畅销了。”


……

 

我似乎还是那个考了第一名想要爸爸奖励我一个拥抱一句赞扬的小孩,

而我的爸爸,还是那个爸爸。


这个故事,我想会在我和爸爸之间继续上映吧,


所不同的是,过去我只是其中的角色,而现在我成了可以读懂这个故事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