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如何做

 失踪的壁虎5uaj 2017-07-28

流动人口社区普遍面临贫困、失业、就业难、子女教育和照顾及医疗保障不足、社区基础公共服务体系不足等突出问题。对此,社会工作者早期主要依托传统的个案、小组等方式辅导服务对象去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但这种传统补救性的社会工作模式很难回应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社区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到底什么样的社会工作模式、什么样的社会工作者以及哪些能力和技巧才能应对以上流动人口社区服务中的种种问题呢?基于流动人口社区因发展问题引发的其他系列问题,我们认为发展型社会工作强调的社区服务开发、社区经济发展、社区组织培育等综合服务模式可以很好地回应上述问题。从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云南连心)过往7 年的实践来看,以发展型社会工作模式做好流动人口社区服务时要注意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针对流动人口社区基础公共服务不足的情况,社会工作者整合及开拓社区资源,提供基本社区公共服务。如流动儿童功课辅导、困境儿童家庭陪伴、提供社区安全空间、开展能力培养活动等;为流动儿童提供营养餐食服务;为流动妇女提供亲子教育课堂、健康及法律讲座、组织舞蹈、开展社区文艺晚会及运动会等;为非正规就业群体提供创业就业培训等。

策略一对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包括:由于中国不像其他发达国家那样具有完备的多元社会服务体系,无法转介服务对象给其他社会服务提供者,因此发展型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各种服务的基础知识, 如教育、卫生、家庭教育等,并充分运用个案、小组或社区工作技巧和方法,调动相应群体和社区的积极性,动员社会资源,进行互助式的自我服务提供等。

策略二:针对流动人口社区贫困、就业难、技能不足等问题,云南连心协助社群开发社区经济,提供社区就业或创收,改善特定社群和社区的社会经济能力。云南连心在过去7 年间探索以绿领平台开设社区互助店、绿色手工坊产品研发及销售,提供相关的技能培训班,提供社区就业及创收机会。社区互助店通过动员二手衣物捐赠并以低廉价格销售, 降低流动人口家庭的生活成本;绿色手工坊提供社区就业,打造妇女骨干与社区群众的交流平台,通过对未就业妇女进行技能培训、开发旧物改造以及少数民族流动妇女手工艺特色产品,改善妇女生计,不断提升妇女自助及互助的意识和能力。近半年来还针对男性非正规就业群体组建了木工培训小组。

策略二对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包括:具备开发创收项目、开展合作社建设以及创办社会(公益) 企业等相关知识和技巧,能够结合个案、小组或社区工作方法的创新, 应对社区经济发展项目的社区动员、组织培育、组织成长,利益分享、民主管理和决策处理等议题。

策略三:以社会工作方法培育服务人群的社区社会互助网络或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区居民或村民组织对接,共建和谐社区。目前云南连心成立了农民工联合工会、农民工权益服务站、反家暴和谐天使骨干小组、少数民族妇女文艺队等互助组织,为群体内成员搭建社会支持体系,以帮助他们应对城市打工生活中的风险。

策略三对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有: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链接及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还要具备联动政府资源及与政府进行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策略四:推动社区治理结构的创新,促进社区融合。流动人口社区内, 本地房东人数不多,但属于资源拥有者,自然主导了社区议事和决策, 而流动人口作为外来者,虽是社区中人数最多的居民,却难以参与到社区事务中,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隔阂,给社区融合和社区发展带来一定阻力。云南连心采取“社会工作者 社会组织 社区”的“三社联动”模式,由社会工作者积极协调社区居委会,形成社区民主协商机制和人民调解制度,搭建一个社区治理和社区事务决策的新平台。

策略四对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有:要具备对所在社区各社群权力关系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同时要具备较强的与各方沟通交流的能力, 也要具备对当下有关社区治理、社会福利制度等各类政策文件的敏感性和解读能力。


发展型社会工作对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的介入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基于流动人口社区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其工作策略包含但不限于以上提到的几点,但核心原则是要有发展的视角,激发服务对象的能力并使其参与到社区发展中,变被动的服务接受者为发展的主体,通过创新服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共同回应社区需求。


来源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编辑:谢 霄
设计:谢 霄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投稿平台:http://tg.

新浪微博:@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分享是一种美德,请将本文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