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3个案例看如何玩转社群经济

 budaozheli 2017-07-28

互联网时代,用户间的“连接”规模呈指数级增长,越来越多人基于共同价值观、为了共同目标和追求聚集在一起,这就在商业上构成了一个个社群。

所以对企业来说,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基于社群用户的交互平台,而不是基于流量的交易平台。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如何玩转社群经济?小编今天为大家梳理三条核心干货。



1

 社群搭建的核心

信任

在社群的诸多关键词中,如聚焦、粘性、交互等,其背后的核心是信任,信任是社群经济最核心的东西。而要培养信任,则离不开通过场景化增强社群成员的身份认同感,因为本质上,社群成员的信任对象是一群与自己相似的人,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信任社群就是信任用户自己。

日日顺乐家通过小管家在线上社群中与用户深度交互,同时在线下为用户提供无微不至的社区服务,逐步培养出社群用户的深度信任感。例如,乐家正在做“社区米仓”项目,让大米从生产加工基地进入海尔物流平台,直接配送到社区快递柜或用户家中。更重要的是,进入“社区米仓”的大米品牌都要经过三重检测,以此保证大米品质。诚信与安全成了“社区米仓”的基石与支柱,因此不仅得到用户的信任,而且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提出了合作意向。



2

 社群运营的机制

参与感

社群不同于企业组织,可以单纯的依靠利益来驱动,社群还有情怀、使命追求、愿景等人文的东西。因此社群运营除了常规的利益奖惩之外,还需要一套全新的运营机制。参与感是个不错的体系,利用PK等原则,激发出人性中的好胜心。

Threadless的案例很好地说明了参与感的重要性。Threadless每周都会在其官网上举行设计竞赛,会员可将自己设计的T恤图案上传展示,用户按5分制打分,最终挑选出10件评分最高的作品,当用户订单达到了一定的数额,T恤就会进入批量生产。对于那些被选中作品的设计师,Threadless会为他们提供物质奖励,但对更多的设计师而言,将创意转化成产品,穿到用户身上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这是持久参与的动力。

3

 社群商业模式的方向

创造用户终身价值

目前绝大多数社群的商业模式方向有四种:广告位、卖产品(做电商)、服务(收会费)、股权众筹或者产品众筹,这些方式的本质还是将社群作为一个销售渠道或者平台,这和传统的电商平台没有区别,那么社群的商业模式到底该如何设计?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

当其它的厂商还在研究如何增加销售渠道、降低成本、最大限度获得利润时,耐克转身研究起如何更好的跑步、更好的健身。2006年,耐克推出“耐克+”应用,搭建在线社群。据统计,2015年全球超过7000万女性通过“耐克+”平台参与到健身跑步的社群中,耐克的产品不再是鞋子,而成了'健康'。

卖产品或硬件无非是赚材料的差价,但单纯卖硬件很容易陷入边际收益递减的恶性循环。社群商业模式的方向不是卖产品,而是应该专注生活方式的改变,搭建起最佳生活体验的生态圈,满足社群用户的终身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