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珐琅彩描金缠枝莲纹蒜头瓶

 自华居 2017-07-28

乾隆帝对瓷器珍爱有加,珐琅彩瓷器的烧制数量超过雍正朝,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不论胎体,造型,色彩,绘画,书法,印章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为后世留下不尽的财富。

蒜头瓶造型沿自秦、汉青铜蒜头壶,瓷器蒜头瓶创烧于宋代,是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之一,其特征为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状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

此瓶为乾隆八年所烧,造型比例均匀,胎质幼洁,通体施珐琅彩以金彩绘锦纹为地,精绘缠枝莲纹,细部描金,瓶口有金圈一道,瓶颈二道金环,中镶玉带,再加上、下直向之如意纹,突出更苗条之视觉效果;瓶底饰以莲辨纹一圈,有包容结实各种纹饰之效,令整体更为完美,设计独具匠心。

色彩艳丽。口、足、颈部饰以多道金彩,愈显金碧辉煌,华贵典雅。底部蓝料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印章款。此瓶亳无瑕疵,可想而知绘画之耗工,回炉翻烧之耗时,淘汰次品之多,始得一极品。

北京故宫及台北故宫亦藏有相类之蒜头瓶。2012年,香港艺术馆曾举办《乾隆宁寿宫花园御器文物展》,展出过北京故宫博物院之蒜头瓶而备受触目,唯其纹饰布局及韵味均逊于此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