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一个凌晨四点都藏着世界的未来

 yh18 2017-07-29

每一个凌晨四点都藏着世界的未来

凌晨四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夜色里的硅谷,一时间万千思绪涌上来。

大脑中反复搜索当初来到硅谷的那些记忆,首先想到的还是史蒂夫·布兰克所著的《硅谷秘史》。读的时候还在北大念大三,书中所描绘的美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一幕幕改变世界发展进程的场景只想让人投身其中。之后还有吴军博士所著的《硅谷之谜》,更是详详细细地描述了我正在直视着的这片灯火通明的城市。

硅谷诞生了无数奇迹,包括明星企业,互联网人、创业者,他们带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这里,用自己的方式蓄积能量,破土、生长,再把硅谷新思潮带回自己的国家,以星火燎原般的态势,在国内掀起新的浪潮。

在这里,经常听到他们开玩笑说,“每一个通宵达旦的车库都有可能走出一个撼动世界未来的企业”。

也许这里,并不是你所认识的硅谷

每一个凌晨四点都藏着世界的未来

听说,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这里叫“圣克拉拉谷”,风景优美,以水果种植业为主,路边随处可见果农和樱桃树。

“硅谷”这一名称是从1971 年才诞生的,但硅谷真正意义上的发端远远早于这一时间。

1939年,在特曼教授的帮助下,休利特和帕卡德以538美元的资金在位于帕罗奥图的爱迪逊大街367号的一间车库里建立了惠普公司,这里成为了硅谷的发源地。

每一个凌晨四点都藏着世界的未来

在历史的洪流之上看硅谷,它的崛起异常迅速,而深入探究你会发现,硅谷从发端到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一路上低谷与高潮交错、一波三折,直到今天,我敢说硅谷早已经不是你以为的硅谷了。

从 50 年代初到60 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产业基于半导体、大型计算机等的生产和制造,影响远不及东海岸。

1971 年微处理器的发明让硅谷迎来了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微处理器使整个美国引领全世界进入微电子时代的同时,也让硅谷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最为富有的地区之一。到80 年代末,由于日本等国同质竞争加剧,加之美国政府政策调整等因素,使硅谷遭遇低潮时期。而幸运的是,90 年代初软件业的崛起帮助硅谷度过了危机。在这一时期,硅谷诞生了许多软件业大鳄,硅谷在这一时期越来越成为一个设计和发明的知识中心。

同时,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机构也纷纷出现。 90 年代中期至今,软件业和网络业空前兴盛,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也给硅谷的创新人群更大的想象空间。

每一个凌晨四点都藏着世界的未来

如今,无线通讯、社交媒体、人工智能成为了硅谷的主角,Google、Apple、Facebook等巨头云集于此。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科技佼佼者,被“创新创业精神”吸引纷纷来到硅谷,他们不仅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也各有所异。但对改变世界,创造未来的追求,让他们在硅谷找到了共鸣和挥洒的空间,他们是世界的顶尖人才。 而聚集在这里的天才之中,埃隆·马斯克改变了硅谷的标签。

每一个凌晨四点都藏着世界的未来

作为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最大的构想就是火箭-宇宙飞船组合体。他的目标是用宇宙飞船每次携带200位乘客前去火星,旅行的时间将会在80天左右。通过大概20-50次的火星运输,能在火星上建立完全自给自足的城市。预计40-100年后,也许会有100万个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繁衍。

硅谷已经不只是世界IT产业的中心,硅谷要成为人类走向宇宙的起点。马斯克的事业正是如今硅谷的缩影,这群人在硅谷实践着自己的梦想,人类的奇思妙想在这里一步步照进现实,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聚集了惊人的财富。

硅谷的有效面积可能占美国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人口不到美国人口的2%,可每年新创办的企业数量在5万家左右,每年获得的创业投资占全美的比重约为三分之一。硅谷以其巨大的创新活力,直接将旧金山这座60年前的蓝领城市,拉升为全美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另外,到2016年为止,在硅谷企业强势增长下,加州的经济体量已达到2.5万亿美元,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硅谷甚至创造了美国差不多4%-5%的GDP。

每一个凌晨四点都藏着世界的未来

改变世界的,为什么是硅谷?

如今,所有创业者都视硅谷为创新创业的精神旗帜。硅谷的形成与发展壮大,在科技创新方面也确实累积了许多独特经验,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那么,改变世界的为什么是硅谷?是什么成就了这片梦想与财富的应许之地?

硅谷成功的三大秘密:斯坦福大学、产城一体、创新精神。

斯坦福大学,用科技推动硅谷成长

史蒂夫·布兰克曾在硅谷创办了8家创业公司,她所著的《硅谷秘史》也是被公认的研究硅谷发展史的佳作,布兰克说,硅谷的荣耀首先要归于斯坦福大学,归于弗雷德·特曼教授,他创办了斯坦福工业园区,改变了斯坦福大学以及整个硅谷。

硅谷不乏创业者故事。张璐,一个年仅28岁的内蒙古女孩,刚刚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风险投资领域“30岁以下30位俊杰”榜单,也是首位获得该领域“荣誉主题人物”称号的华人。

在张璐似乎无比平坦的创业之路上,斯坦福大学功不可没。张璐2010年本科毕业后,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在此期间,张璐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专利,由此创办了医疗科技公司Acetone,两年后,公司被全美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Boston scientific收购,张璐转而投入风险投资行业。对于许许多多的硅谷人来说,像张璐一样,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科技驱动的发展源动力,更没有后来由无数创业者共同建造起来的科技王国。

每一个凌晨四点都藏着世界的未来

在当时整个区域还是一片“文化荒漠”时,斯坦福大学重视与科技相关的理工学科的建设,聘用了新兴产业界的科技领袖领导学校相关学科的发展,并向科技界输送大量的毕业生。如联邦电报公司就是由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所创立,而该公司之后又促使了湾区近20家新公司的创立。斯坦福大学还利用其土地资源优势,在校园创办工业园区,将校园的土地租给当时的高科技公司使用,吸引了大量科技公司进驻,形成了“产-学-城”三位一体的模式。

多年来,斯坦福大学仍旧源源不断地为硅谷输送着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说,斯坦福大学就是硅谷以科技驱动成长的丰沃土壤。

产城一体,硅谷实现无边界生长

硅谷有围绕旧金山湾的4个郡、30个社区构成,圣克拉拉郡西北角的4个地区是硅谷发展的引爆点,而串联起整个城区就是旧金山湾区最先进和最有影响力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BRAT,将旧金山到硅谷中心,以及圣何塞的各个中小城市(包括旧金山国际机场和斯坦福大学)连接起来,形成以产业发展为源动力的产城一体、复合功能联动发展的成熟城市界面。

例如帕罗奥图中心区大学街周边以及斯坦福科研园是硅谷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产城一体功能混合的城市区划单元的设立为提升城市中心的活力有突出贡献。叠加了工业区、中心商业区、居住区、校区等复合功能,使大学街成为产城一体的新城核心区,街道空间的公共活动功能大大得到激发,从而吸引了区域内更多产业园与综合住区集聚。

产城一体发展焕新了硅谷的城市布局,丰富了人群构成,让城市稳健前行。产城一体化使得硅谷的发展模式由点状发展演变为以点位中心、沿轨道轴线圈层式布局、细胞式分裂发展,如同催化剂一般,催生发展并迅速辐射。

每一个凌晨四点都藏着世界的未来

创新精神,根植于硅谷人的永恒基因

在一次开学典礼上,斯坦福校长佐敦振臂高呼:“斯坦福所有的路标都直指前方。”这句话正契合硅谷发展的气质,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硅谷,英特尔和谷歌等企业都有“首席未来学家”一职,埃隆·马斯克更是被称为“来自未来的人”, 其终极梦想是让人类有朝一日能够移居火星,而他自己可以在“火星上退休”,甚至是“死在火星上”。 而凯文·凯利的著作《失控》、《科技想要什么》、《技术元素》、《必然》等都对网络时代人类社会的组织构成和未来发展作出了详实、缜密的预判。

创新精神就像基因一般,植根在每一位硅谷人身上。

每一个凌晨四点都藏着世界的未来

中国硅谷寄来的邀请函

凌晨四点,以及这五年来的每一天的凌晨四点,我都看着这同一片灯火通明的城市,仿佛世界的未来就藏在眼前。

和以往不一样的是,今天,当收到这份来自北京万科的“TBD智创计划邀请函”时,藏在内心深处已经五年之久的火种仿佛被点燃了一般。正如我所奋斗了五年的硅谷和中关村一样,就在中国硅谷北的TBD(Technology Business District北京科技商务区),一座科技驱动的智慧产城创新中心似乎正在慢慢呈现。这份来自TBD住总万科天地的邀请函上印着一句话,“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而我想,就在不久后的一个月,将会有无数像我一样被这句话打动、被这样的创新精神和造城雄心打动的科技创业人,集聚在TBD,一同憧憬并亲手创造这座智慧之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