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两颗明珠,唐朝是诗的时代,宋朝则是词的时代。 唐代诗人的泰山北斗无疑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仙”是道家的说法,“圣”是儒家的说法。李白和杜甫,便是诗中的一道一儒,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那宋词呢?如果评选宋代十大词人,哪些大家可以入选?下面是我的名单,以出生日期为序: 1、柳永(约公元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排行第七,故称柳七,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雨霖铃 2、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号醉翁、六一居士。 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除了本身是大家外,还堪称千古伯乐。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文彦博、司马光、包拯、韩琦等大宋名臣,都得到过欧阳修的推荐。 欧阳修 蝶恋花 “唐宋八大家”,宋代有六人: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六人中其余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 3、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苏轼是宋代甚至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文学成就最全面的代表人物,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苏轼 定风波 4、晏几道(公元1038年—1110年),号小山,晏殊第七子。 纠结了很久,到底选晏殊还是晏几道,最终因为那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选了晏小山。 晏小山 临江仙 5、秦观(公元1049年—1100年),字少游,同样是婉约派一代词宗,因一首《满庭芳》被苏轼称为“山抹微云君”。 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6、周邦彦(公元1057—1121年),字美成,其词格律谨严,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周邦彦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7、李清照(公元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中国女作家中,能够在文学史上占一席地的,李清照大约是唯一的一个人了。李清照也是结束北宋词坛的一位词人,婉约派的代表。 李清照 8、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号稼轩,有“词中之龙”之称,南宋豪放派词人,也是一位抗金将领。 醉里挑灯看剑 9、姜夔(公元1154-1221),号白石道人,姜夔的作品以空灵含蓄著称,他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宋代继苏轼之后又一位全才。 扬州慢 姜夔是在南宋与辛弃疾并峙的词坛领袖,辛弃疾是豪放派,姜夔是婉约派。 宋词自柳永开始一直是雅俗并存,无论是苏、辛,还是周、秦,都既有雅调,也有俗词。而姜夔则彻底反俗为雅,姜夔词被奉为雅词的典范。 10、吴文英(约公元1200~1260),号梦窗,其词师承周邦彦,重格律,讲修辞,且多哀时伤世和忆旧悼亡之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在宋代的词人中,苏轼是被称为“苏仙”的,黄庭坚曾言: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 如果以宋词的苏轼比唐诗的李白,大约没什么问题。 那谁可以当词中的“杜甫”呢? 有诗中老杜之称的词人,北宋有周邦彦,古称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 而南宋有姜夔,浙西派词人把姜夔奉为宋词第一,比为词中老杜。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把周邦彦比作词中老杜,并称“两宋之间,一人而已”。 如果把北宋和南宋分开,苏轼和周邦彦是北宋的“李杜”,辛弃疾和姜夔则是南宋的“李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