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天地诗社对联讲义第六讲

 爱雅阁 2017-07-29
文学天地诗社对联讲义第六讲
 数词、量词对和代词对
首先和大家拉点题外话,醉月一进文学天地诗社看到的就是:图片、歌曲、哲语等,诗词很少,虽然有近500人,但不知为什么。
也许还不习惯。或许我们还得努力学学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
诗词联是一家,了解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大家加油吧。
要想学好诗词,首先培养自己的一颗“诗心”(词心、联心)。
那么什么叫“诗心”呢?
当心灵栖居在唐诗宋词的悠然之境,诗词展示给世人的是古典风情。
人们在品读诗词优美隽永的篇章时,常常会为其独到的意境而痴迷。
在此我们应当知道的是中国文字的特质,
一是独体单音字
由于具有这样的特质,可以让文字两两相对,
比如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这样两两对偶的。
另一个特质是有四声之分
四声的声调是诗词的另一个主要美感和生命,
在世界其他各国文字是不存在的。
所以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就是中国话,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为此感到自豪。
不说其他文学形式,单以诗词来说,文以载道,诗以言情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诗词都曾经与时代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从古至今,那些经久不衰深入人心的诗人和作品
都在倾诉着什么?讴歌着什么? 

李白的清高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李清照的深情婉约,陶渊明的悠然淡泊...等等
都让我们沉醉其中
《诗品》中有句话:贫贱易安,幽居靡闷,莫胜于诗也;就是说你在贫贱的时候能心安,忧愁的时候可以解闷的没有比诗更好的了。

 诗意的画面中,有的是在视野里和胸怀间所体味品悟出来的美。至今,我们还能感受到一种温馨从字里行间弥漫出来,把我们的心给紧紧抓住,抓住就是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咀嚼。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让我们品味南朝民歌的缠绵柔美;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让我们涵咏山水美景的秀丽可爱。
我们敬佩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乐观自信;
我们陶醉杜甫“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的幽默诙谐。
岑参笔下奇特的塞外风光让我们惊叹,
李贺奇丽的想像和独特的视角令我们击赏。
黄庭坚“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境界阔大,气势雄浑;
陆放翁“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志在千里,催人奋进;
文天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沉郁悲壮,感天动地。
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写尽了相思之苦;
韦端己的“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道完了离别情状;
李后主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叹出了亡国之痛。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少游豁达而理性;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意会而心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白石抚今而追昔。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情思深婉而动人;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表达了盼归的情意;
“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道出了爱的真谛。
……中国是诗的国度,畅游诗的海洋,会让我们渐趋变得精致。
今天来到我们来到这,都是怀着一颗美好的诗心而来
是那颗诗心让我们相聚在文学天地诗社!但愿我们能用美丽的文字开心交流、学习,在开心中一起进步,拥抱文字这片葱茏!
今天,我在群里看到了,诚诚的 《
为伊十赋鹧鸪天》,也许在格律上存在一点问题,在炼字和谋篇上还有点不理想。但读起来真让人开心,感动,叫好。对不?
 
诚诚(1655082681) 2016/5/16 13:18:24
        为伊十赋鹧鸪天
             文/诚
             《一》
北国冰城醉红颜,为伊首赋鹧鸪天。
三月风光美如画,四季花香赏紫嫣。
旭阳媚,明月圆,痴情人儿几时还。
莫道世间多歧路,网海相聚也是缘。

             《二》
虚拟情义一线牵,为伊再赋鹧鸪天。
只因有缘才相聚,但求偶遇也缠绵。
旭阳下,荧屏前,知心话语诉不完。
前世今生谁人知?相伴墨海共婵娟。

            《三》
侨居海外多少年,为伊三赋鹧鸪天。
历经坎坷红尘路,阅尽沧桑人世间。
芳心慧,温情贤,忠孝礼仪笃行全。
若是巾帼难相遇,恰游网海一线牵。

            《四》
前世今生紧相连,为伊四赋鹧鸪天。
都说有缘才相聚,谁道无分能缠绵。
长相思,共缱绻,春夏秋冬有人怜。
人间知己泛如是,何必苦等几千年。

            《五》
玉面紫衣心若兰,为伊五赋鹧鸪天。
初夏骄阳沐万物,黎明冰轮照菡萏。
紫燕舞,锦蝶翩,相聚虚拟诉忠言。
人间知音何处觅,贫贱富贵心相连。

             《六》 
千山万水若等闲,为伊六赋鹧鸪天。
漂洋过海东瀛去,翻山越岭冰城还。
尽孝心,奉夙愿,一片赤诚留人间。
温柔娴良存懿德,仿效路得古圣贤

            《七》
冰城初夏对花眠,为伊七赋鹧鸪天。
日夜辛苦容憔悴,晨暮安守人乏倦。
孝至亲,忠更善,人间伦常既使然。
难得关东一金钗,题笔泼墨慰红颜。

            《八》
紫燕双飞绕屋檐,为伊八赋鹧鸪天,
杨柳不媚舞春风,竹梅无语傲霜寒。
雨清清,荷田田,五湖四海共团圆。
劝君更进酒一杯,知己陌路也相伴。
              《九》
柔情似水月儿圆,为伊九赋鹧鸪天。
面似桃花暗垂泪,颜如银盆梦成难。
风雨中,尘世间,陌路携手也是缘。
莫道世事多艰苦,旖旎风光在眼前。

          《十》
红雨如霞云生烟,为伊十赋鹧鸪天。
碧草青青戏蜂蝶,溪水淙淙绕峰峦。
花解语,路知远,相邀南国赏牡丹。
人生能有几回醉,挥毫泼墨幽梦轩。

《鹧鸪天》 是
词牌名。其实就是首句仄起压韵的两首七绝组合。
 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
惟后阕换头,改第一句为三字两句。通体平仄,除后阕首、次两句有一定,及前阕首尾,后阕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与七绝相通。
但应仄起,不得用平起。且,词的上阕第三、四句和下阕两个三句一般宜对仗。以前的有少数古人的作品不对仗的。
要学诗词,我们就要掌握对仗,七律,五律,还有些词,就要用对仗的。
好,言归正传,开课。 
学习对联只能一步一步来,大家切莫急于求成。前几讲我们学习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对。这一讲我们学习数量词对和代词对。
一、数词、量词对
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
基本数词有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
组合数词有十一、九十九、一百八十六、五十年、二十世纪、七月一日等;表示次序先后的如第一、第二、初五、第六等. 
量词表示计算人、事物或行为数量时所用的单位。
主要有度量单位:尺、寸、里、升、斗、斤、两等;
个体事物单位:个、只、件、根、本、间、种等;
集体事物单位:独、双、对、打、群、诸等。
还有一种词称动量词,数目较少,有次、队、回、遍、道、下、阵、遭、趟、顿等.物量和动量经常要同数词一起用.数词和量词连用的时候称数量词,如三斤、一双、十回等。 
数词和量词在对联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主要作用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联难度,进行数学运算,连续嵌入自然数等. 
请看苏州闲吟亭联: 
千朵红莲三尺水; 
一弯明月半亭风. 
此联以白描手法写景,似不加半句渲染,然细心看去,便知作者在其中有意创造了意境.
千朵红莲衬托三尺湖水,一弯明月设置半亭微风,岂不是一幅绝美的园林风景画?这其中,千朵、三尺、一弯、半亭在联内所起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北宋刘攽才思敏捷,博学出众,曾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
一次,宰相王安石有意难他,出一上联让刘攽对,刘欣然应对,由此,王安石很赏识他,联曰: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北斗映水,恰为十四颗星斗,孤雁披月,依稀如作双飞.联语构思绝巧,立意奇美.联中连用六个数词,四个方位词,不显堆砌,反而以意境取胜。
再请看下联: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十里远,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这副数字联巧在连续嵌入自然数,上联顺排,下联逆推,难度较大。
据说上联为明嘉靖年一船夫于九江渡口向当年状元罗洪先求对,罗竟哑口无言,故为传世绝联。
下联被今人李戎翔对出。下联的"九里香"指的是一种木料,据说1943年有人找这种木料,花了一年时光方弄到手。
1959年,佛山市一位老工人装修,因需要此料,只两天便从十里远的农村找到了。李戎翔闻听此事,抚今追昔,有感而发,欣然对出下联. 
再请看下联: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梁章钜在他的《楹联三话》中引自《隐居通仪》一文:贾似道镇扬州日,上元张灯,客有摘七句作灯门联者曰:"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众称其切,唯"天下"对"扬州"乍看属宽对,均为名词,偏正结构,"下"对"扬"不工,然"天下"对"扬州"则无嫌。 

二、代词对
在汉语中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的词,称为代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你、我、他、咱们、自己等;
疑问代词:谁、哪、什么、怎么、多少、多么;
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么、这样,
古汉语文言虚词的其、何、孰等也为代词范畴.
请看民国年间楹联大师刘师亮写的一副嘲弄军阀的对联: 
你革命,我革命,大家喊革命,问他一十八年,究竟革死多少命; 
男同胞,女同胞,亲爱结同胞,哀我七千万众,只能同得这回胞. 
作者以口语诗入联,真乃入木三分,切中要害。
语中巧用了人称代词"你"、"我"、"大家"、"他"、"男"、"女"、"同胞"、"众"、"命",疑问代词"多少",真可谓句句有力,字字见工.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为一家理发店写过一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作者语意双关,虽包含杀机,却耐人寻味.联句以疑问式处理,巧用疑问代词"几许"、
"如何",如向世人证明手段,显出作者英武、洒脱的英雄气概,符合作者的身份和心态,为联语增色不少,被后人称为联中佳品,不为之过. 
请看金圣叹所撰一联: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此联尾的一"多"一"少",道出了世间的两大道理,天下读书之人多矣,然真读书人甚少,强调一个'真"字.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道出了世途的艰难.二者类比,以多少量之,也引人深思.。
下课,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