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救科普热,小心这3个套路

 夜鹰急救训练营 2021-01-06

国内公众急救意识和知识技能匮乏,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急救,关系到生死利害,自然很重要,在民间也有很强的需求。

急救普及,一直是主流媒体持续在呼吁,有些部门一直在推动的事情。

但现实生活中,部分有心人也看到了这个领域潜在的机会。

前段时间,有朋友在圈里分享,有某机构三番五次上门,要求给公司做急救讲座。讲座开始后,内容不但陈旧,甚至错误。讲座结束后,讲者大卖电子按摩仪。按摩仪有没有效果?你懂的。

急救科普,在这里成为一种营销手段。

曾经有一次,某急救专家讲课,夜鹰慕名前往,现场大会议室爆满,夜鹰也颇为激动,原来这么多人想学习急救知识啊。

后来发现,不对劲啊,怎么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呢,几乎见不到年轻人?

好,讲座时间终于到了。

美艳的主持人首先致辞,然后某心脑血管保健品公司各部门主管轮番上台,夸他们产品的神奇功效………

两个小时过去了,说好的急救讲座还没开始。我只好落荒而逃。

急救科普,在这里成为一种欺骗老人的把戏。

新媒体盛行,各种急救科普品牌遍地开花,黄金四分钟、白金十分钟、第一目击、第一现场、救在身边、精准急救……….令人眼花缭乱(哦,我有个夜鹰急救)。

但在很多的科普活动上,你会发现,活动现场彩旗飘飘、锣鼓喧天、非常高大上,活动组织者比公众参与者还多。领导讲话之后就是合影、合影之后基本就是散场。

我甚至见过活动现场的急救宣传手册里,关键性的内容有明显错误。

急救科普,在这里成为一种形象工程。

急救科普,需要一颗踏实的初心,一份循证的医者本分,一个靠谱的推广模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