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丹栀逍遥散临床运用举隅
2017-07-29 | 阅:  转:  |  分享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1年第15卷第3期27.

丹桅边遥散临东运用举隅

云南省文山州中医院(663000)孙要

丹桅逍遥散是调和肝脾之名方逍遥散加丹皮、桅

子而成J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获等、灸甘草、垠

姜、薄荷、丹皮、桅子组成。功效疏肝健脾,和血调经。

笔者临床加减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颇佳,现举

例如厂。

I慢性咽炎

李某,女,28岁,教师。诉咽部疼痛反复发作3年

余,近日来因讲课疲劳,咽痛复作,伴声音嘶哑,口干不

欲饮,心烦易怒,两胁隐痛,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

既往有乙肝病史5年;曾服金嗓子喉宝.清火桅麦片,

麦迪霉素片治疗,效不佳。据舌、脉、症合参,辨证为肝

郁化火,治以清肝解郁,清热利咽。方拟炒柴胡log,当

归12+.r。白芍15g,白术log,获等15g,炙甘草6g,薄荷

log,丹皮log,桅子log,玄参log,桔梗log,千张纸logo

原方偎姜辛燥,故去而不用,加玄参、枯梗、千张纸以清

热利咽.,服上方2剂,咽痛明显减轻,心烦易怒,两胁

隐痛等好转,继服3剂,诸症悉除,病已痊愈,随访半年

未复发。

按:本病例有乙肝病史5年,日久必影响肝之疏

泄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性炎上,熏蒸清道,而致咽

痛。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故治以清肝解郁为主,

佐以清热利咽,标本兼治,而见疗效。

2崩漏

王某,女,30岁。近半年来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期

延长至7天以上,前2一3天经量多,色紫红有块,以后

又淋漓不尽,伴见少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

红.4}薄黄,脉弦数。B超检查示:子宫、附件末见异

常。辨证为肝郁化热,热迫血行,治以清肝解郁,调经

止血。处方:丹皮log,桅子log,妙柴胡log,白芍15g,

白术log,获荃15g,薄荷log,生地炭15g,早莲草15g.

原方中垠姜辛燥,当归性温,非血热所宜,故去而不用。

加生地炭,早莲草以凉血止血。患者初诊时为月经期

第1天,服上方1剂后,经量明显减少,继服1剂至第5

天月经干净,继续以逍遥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至下次月经来潮时,月经期、量、色、质均恢复正常。

按: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具有储藏血

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但肝的藏血功能与疏泄作用须

相互协调,故肝气条达则血脉流畅,经候如常,肝气郁

结则血脉失畅,月经异常。本病例因肝郁化热;热迫血

行,而发崩漏.故治疗应以清肝解郁,调经止血为主。

3便秘

黄某,女,44岁。有慢性结肠炎病史15年,经常便

秘,大便5-7日,甚至10日一行,平时自服“果导片”,

“黄连上清片”,’‘番泻叶”等.病情能暂时缓解,但便时

腹痛难忍。此次大便7日末行,伴见腹胀腰酸,头昏,

口干咽操,心烦易怒,眠差,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为肝郁化火,热犯胃肠,治以疏肝泄热,润肠通便

为法。处方:丹皮log,桅子log,炒柴胡15g,当归30g,

白芍15g,白术log,获等15g,薄荷log,炙甘草6g,火麻

仁20g,生地20g,积实15g。原方中摄姜性热,故去之,

当归润肠通便,故加大其用量,加生地,火麻仁润肠通

便,积实导滞,以助通便之力。服上方1剂后,大便已

通,腹胀腰酸、头昏等症随之而减,上方稍作出人,继服

10剂调理而愈。

按:便秘属于肠道病变,除与脾胃、肾及大肠传导

功能失调外,还与肝失疏泄的功能密切相关,肝经抵会

阴绕阴器,肝郁日久则化热化火,肝热肝火转移于阳

明,在胃则为口渴,在大肠则便秘。

(来稿日期:2001-04-1幻

阳和汤加减治疗乳腺少叶增生

湖南省冷水滩跃进医院(425001)陈蓉

阳和汤系清代医家王洪绪之名方,为阴证痈疽而

设,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发现用此方加减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满意,现介绍

如下。

患者女,42岁,主诉右侧乳房肿块3年余,时而胀

痛。诊见:面色晦黑,两侧乳房不对称,右侧乳房变形,

触及2x3。之肿块2个,压痛明显,腋下淋巴结不肿

大,舌淡少苔,脉沉迟,伴有四肢怕冷,白带清稀。经摄

片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辨证:阳虚寒厥,阴寒内凝,

治宜温阳散寒,扶阳抑阴。药用:熟地30g,(下转28

页)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