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德隐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7-07-28 铜镜概述 纵观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从四千年前我国出现铜镜以后,各个时期的铜镜反应了它的早期(齐家文化与商周铜镜),流行(春秋战国铜镜),鼎盛(汉代铜镜),中衰(三国、晋、魏、南北朝铜镜),繁荣(隋唐铜镜),衰落(五代、十国、宋、金、元铜镜)等几个阶段、从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其成就等几个方面来看,战国、两汉、唐代是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 齐家文化至西周时期 齐家商周铜镜均为圆形。镜面平或微凸,镜身较薄,所为弓形或成桥形钮。以素镜为主,西周中晚期出现重环形镜和鸟兽纹镜。 叶脉纹镜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这一时期出现和流行的镜类有:素镜(全素镜、单圈、双圈凸弦素镜)、纯地纹镜(方形很少,图案都有地纹,但没有铭文)、花叶镜、四山镜、多钮镜等。一般都是体薄而圆的,上有桥形小钮。 地纹镜 四山纹镜 战国中期 铜镜的的种类繁多。铜镜的纹饰也有所变化,如花叶镜中的叶纹从简单的三叶、四叶到八叶,还出现了云雷纹地花瓣镜、花叶镜。四山镜的山字又粗变得瘦削,在山字间配有花瓣纹。长叶纹、绳纹,相当繁缛。还出现了五山镜、六山镜。这时出现的镜类有菱纹镜、禽兽纹镜。蟠螭纹镜、连弧纹镜、彩绘镜等。 五山纹镜 折叠菱纹镜 战国晚期至秦末 出现了四叶蟠螭镜、蟠螭菱镜,有三层花纹的云雷纹地蟠螭连弧纹镜。汉代铜镜除了继续沿用战国镜外,最流行的铜镜有:蟠螭纹镜、蟠虺纹镜、章草纹镜、星云镜。云雷连弧纹镜。变形四叶镜、神兽镜、画像镜、龙虎纹镜、日光连弧镜、四乳神镜、七乳四神禽兽纹镜等。 画像镜 星云镜 变形四叶镜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铜镜,以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变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重要的变化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西汉末年王莽时期,东汉中期。 蟠龙纹镜 西汉前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直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一些新的镜类流行起来了。这些新的镜类对后世铜镜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 根据开掘考古发掘出土铜镜资料来看,这一时期的铜镜类型有以下几种比较留的: 神兽类: 重列式神兽镜 环绕式神兽镜 神兽镜 变形四叶纹镜类:双菱纹镜、瑞兽镜、变形四叶驾凤镜、变形四叶佛鸟凤镜 变形四叶兽首镜 四叶八凤镜 这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神兽组合成纹饰主题内容。这是的铭文由于文字十分难辨认。虽发现一些铭文镜,但能辨认清楚的很少。吴镜中发现纪年铭文最多,有:黄龙亦鸟、建兴、五凤、太平、水安、甘露、凤凰等孙吴年号,三国、两晋、南北朝出现新的镜型不多,主要沿袭汉镜的样式。这时铜镜的种类不多,类型集中,创新极少。这是神兽镜流传最广。变形四叶纹镜中以变形四叶八凤镜居多。从铜镜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个时期处于停滞摔落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有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隋唐铜镜,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份,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实用。在铜镜的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菱花式及较厚的鸟兽葡萄纹镜。并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吉祥、快乐的画面应用到镜上,如月宫、仙人、山水等。并出现了题材新颖,纹饰华美,精工细致的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这是盛唐高度艺术水平的产物,充分显示出唐代铜镜的特点。 金银平脱镜 鸟兽葡萄纹镜 螺钿镜 隋唐铜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隋代和唐初年间,铜镜的主题纹饰以瑞兽为主,瑞兽镜比较盛行、瑞兽镜是隋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类型。它除了继承中国古代铜镜的传统,又有了创新。瑞兽葡萄镜是唐镜引人注目的镜类,它解开了唐代镜主题纹饰的序幕。唐高宗至唐德宗时期,铜镜装饰上出现的新形势、新题材、新风格,使铜镜进入福利绚烂的时代。 唐德宗至晚唐、五代时期,主要流行对鸟兽、瑞花镜、盘龙镜。 云龙纹葵花镜 银背鸟兽菱花镜 唐代镜最大特点之一是艺术样式或艺术手法多样化。铜镜艺术也呈现出浓郁“盛唐气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