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不食到底是为什么?
(一)发病机制
母猪产后生殖器官发生急剧变化,面临多种应激性因素,如失血、机体营养透支、继发生殖系统炎性感染等,所以机体免疫屏障处于最脆弱阶段,加之饲养管理不善,则极易患产后不食、产后缺乳、产后脱钙、产后发热、产后便秘、子宫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二)常见产后病诊治
1.产后不食。
主要应激因素:营养供应不足、产后炎症感染、饮水不足或不洁、产后护理不当等。
防治:⑴母猪产前补饲全价高能日粮,增加钙磷及维生素的用量,提高机体抵抗力,喂七八成饱为宜;
⑵整个产期消除多种不良应激因素,如防寒防暑、产舍清洁卫生、产房防疫消毒、产舍通风、避免惊群、减少噪音、科学贮存饲料,禁喂发霉变质饲料等。
⑶治疗:①500ml5%GS+20mlVC,500ml5%GS+20mlVB,500ml0.9%NS+6g阿莫西林,饮水里面加电解多维。
2.产后缺乳。
缺乳的诱因仍是多元化的,不能归结为某一单方面因素。主要原因是营养、疾病和管理方法。
防治:⑴是促进母猪初乳的排出。大部分母猪产后都有正常的初乳排出,如果没有,则可人工采取措施,产前、产后3天,日粮添加催乳素,2剂/天,连2~3天;
⑵对肿胀的乳房用热毛巾实行热敷,观察能正常排出初乳则止。
⑶确保日粮营养全面,考虑到母猪生产对钙磷、蛋白、维生素等的高消耗及高需求,针对性补给。
⑷产后第1天尽量多补充青绿饲料和糖盐水,适量补饲高质量哺乳料,可增加母猪泌乳量。
⑸及时促进产后子宫内污物排出及消炎,对有恶露不尽表征的母猪可以注射缩宫素加快恶露的排出,还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或者使用宫炎清清宫。消炎以青、链霉索、长效土霉素等抗生素均可,按药物使用说明,2剂/天,2天即可。
3.产后缺钙。
防治:①产前10~15天母猪日粮增加鱼粉、骨粉、钙粉用量,适量添加维生索A、维生素D添加剂,可促进对钙磷物质的正常吸收;②产前10~15天坚持每天30~40分钟适量运动+日光浴,对预防母猪产后脱钙大有补益作用。
③产后瘫痪:500ml10%葡萄糖+40ml葡萄糖酸钙静注。
4.产后发热。
防治:首要仍是产前后的饲养管理,产前7~10天要求日粮精而少,即少食多餐,日粮中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钙、磷)等全面、丰富,忌喂大量浓厚精饲料,产后3~5天视母猪膘情适当进补,3分以下膘情可增加高能蛋白料补给,3.5分左右的以粗蛋白为宜,膘情保持3.5分,综合抗病性能最好,极少发产后热,7~10天后转入正常饲养。
药物预防建议使用“黄芪多糖散+穿心莲散”,产后1天拌料口服,日粮添加比例50克150千克,2剂/夭,连3天以上。有恶露不尽症状者常伴发热,建议产后1天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15ML每次,连用三天。
5.产后便秘。
防治:一是适量增加运动,促进胃肠活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利于粪便顺利排出体外;二是产前、后多投喂青绿饲料;三是日粮中添加麸皮,其中含丰富植酸磷,有轻度泻下作用,至排便正常减少用量:四是粪便极度干燥的,用硫酸镁紧急泻下。内服硫酸镁,离解出不为肠黏膜吸收的硫酸根,由于渗透压作用,使肠管保持大量水分,并刺激肠管增强蠕动,即可软化粪便,迅速泻下,泻通则止,忌久泻下,一般1~2剂即可。
结论:母猪产后综合征是由于单个或者多个原因造成的,管理母猪在于细心,更在于强化综合管理。一是强化重大疫病程序免疫。重大疫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生则其他任何措施都无济于事:二是加强产前、后综合饲养管理措施,以预防为主,充分巩固、提高母猪机体的天然免疫力,依靠自身保护屏障抵抗外邪,防患于未然;三是勿滥用抗生素,基础防疫应以保健型中医中药和保健食品为主,在实践中有明显优势,应重点研究、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