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经典 | 《孟子》第一讲:孟子的魅力有多大?

 傅佩荣 2020-10-20

本辑内容《孟子第一讲:孟子有其魅力


希望得君行道

孟子(372-289B.C.)比孔子晚生约180年,正处战国时代中期,天下的形势更混乱了。 

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指出: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之孙,因此以孔子为儒家第一代,则孟子算是第五代。

孟子专心学习孔子思想,承先启后,得到极大成就,使后人以“孔孟之道”代表儒家学派。

当时七大强国互争雄长,招请天下著名学者提供治国方策。孟子是儒家学者,也受到相当可观的重视,所谓“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传食于诸侯”。这种架势比起孔子周游列国,要风光多了,但结果相差不远,都无法发挥其抱负。

《孟子》一书是孟子晚年的著述,其中记载他与齐宣王、梁惠王的对话,内容虽然精采,但似乎难以落实。

当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后,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的所谓人才,都致力于合纵连横,以战胜对手为目标。孟子却宣扬仁政,要求君主“省刑罚、薄税敛”,善待百姓、与民同乐。这种想法似乎不识时务,更谈不上立竿见影的成效。

司马迁说他在读《孟子》时,深为感叹。他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子认真分辨三组观念,就是:义利之辨、王霸之辨与人禽之辨。

人群相处,如果只知争权夺利,而不顾道义与责任,那么社会必定陷于混乱。因此,分辨义利之本末先后,是做人处世的首要原则。

其次,诸侯推行仁政,将可得到百姓由衷的支持,这是称王;若是光以武力取胜,则是称霸。称霸得不到百姓真心服从,难免留下后患。

至于人禽之辨,则是孟子的创见,要突显人性主动行善的力量。

上述三辨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渊源是古代的尧舜之治以及孔子之道。


孟子不是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他的学识极佳,在回答大国君臣的问题时,随口引用《诗经》与《尚书》等古代经典。

他昌言仁政,但肯定经济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亦即“仁政必自经界始”;重视人伦教育,知道幸福人生不能没有礼仪规范;他从未忽略法律的必要性,他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君主的善意与合宜的法律配合,国家才可上轨道。


也许正因为孟子没有得君行道,所以天下争战不休、人民受尽痛苦。在思索这个问题时,首先要了解孟子的具体作为。

表现卓越学识

孟子的学识有两个来源:一是古代经典,如《诗经》、《尚书》、《易经》等;二是孔子所创建的儒家学说他表现“温故知新”的风范,在言谈中使人深受启发。


梁惠王向孟子炫耀自己的园林,孟子立即引用《诗经‧大雅‧灵台》对周文王园林的描述,进而指出“与民偕乐”才是正道。

相对于此,他又引述《尚书‧汤誓》对夏桀的批判,说百姓如何痛恨残民以逞的暴君,甚至要与之同归于尽。这些话参照经典,以古人为例说明,使梁惠王无言以对。


齐宣王也以自己豪华的离宫向孟子夸示,孟子特地为他引述一段齐国史实,就是:齐景公想要效法先王的作为,晏子为他讲解古代天子巡狩的用意全在照顾百姓。

其中提及夏朝的谚语,大意是:“我王不出来巡游,我们哪会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走动,我们哪会得到补助?他的巡游与走动,都是诸侯的榜样。”这段话使齐景公兴起“有为者亦若是”的心思与作为。齐宣王听了能不认同吗?


当齐宣王向孟子坦白承认“寡人有疾”时,孟子的回应是什么?他针对“好色、好勇、好货”这三样毛病,随口引述《诗经‧大雅‧绵》、《诗经‧大雅‧皇矣》与《诗经‧大雅‧公刘》,分别予以回答。

古代熟读《诗经》的人很多,但是能像孟子那样针对问题、恰当回应的人实不常见。

孟子一方面安慰齐宣王不必过度自责,同时更期许他“推己及人”使百姓都能适度满足基本的欲望。


滕国是小国,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国方法时,孟子依例引述经典与古人言行来回答,说得合理而中肯。他还进而谈到古代的井田制度,其中有“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一语,使人心生向往。


有关政治的问题,孟子从未忽略教育的重要。他引述《尚书‧泰誓》:“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君”与“师”必须合作,才可使百姓生活上轨道。

像舜这么圣明的君主,也须任命契为司徒,教导百姓有关人伦的道理,因为百姓“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如果人伦教育成功,则社会敬老尊贤,长幼有序,和谐平安。


孟子身为儒家代表,他心中想的自然是以“师”为己任。要成为这样的师,先要充实学识,再灵活应用在具体处境中。

引述经典固然使人得以参考古代典型,并取得共识,但是临场随机应变的回答有时更为生动,也更让人印象深刻。这是思想与辩才的奇妙组合,在孟子身上更是表现得可圈可点。

创意层出不穷

除了擅长使用经典,孟子在对话当下所说出的名言金句更是让人有惊艳之感。

他听梁惠王谈到善待百姓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回应,就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说明行善必须长期为之,并且真正出自内心,否则就像临阵脱逃的士兵,跑了五十步停下来,就嘲笑那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的人。


孟子强调传统的观念,认为君主应该有如父母,但是当前的情况呢“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一句“率兽食人”使人听了心惊,但君主可曾觉悟?


齐宣王看到被拉去作牺牲的牛吓得发抖,心里觉得不忍,下令放了它,但又不能废除衅钟的仪式,就指定以羊代替。

这事传了出去,百姓以为宣王吝啬。孟子告诉宣王,这是出于不忍之心。宣王显然高兴,以孟子为知己。但孟子接着提醒他,不宜“见牛未见羊”因为羊也会恐惧发抖啊!

重点在于:百姓才是最值得关心与照顾的。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推己及人,要称王天下并非难事。苟非如此,则想要称王天下,“犹缘木而求鱼也”。

宣王坦承自己喜欢世俗音乐,孟子问他:“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比起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由此引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名言,君主应该让全国百姓分享此一快乐。

齐国曾经攻占燕国,受到燕国百姓欢迎,但后来引起各国声讨。孟子提醒宣王要拯救燕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然凭什么受到欢迎?

孟子继承儒家的教书传统,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认为学生首先要专心,譬如在学习下棋时,脑中幻想有鸿鹄将至,那么就算是遇到名师也没用。

学习的环境也关系重大,否则“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永远也学不好齐语。由此转而描述君主应该晋用善人在身边,不然光靠一两位贤臣是无济于事的。

官员听孟子的建议很好,预备逐渐改革税政,孟子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日攘其邻之鸡”的比喻,意思是:遇到该做的事,“何待来年?”


他依儒家立场,与不同学派的人辩论,不仅辞锋犀利,而且头头是道。有人认为自己治水的效果超过大禹,孟子说,那是“以邻为壑”,治标不治本。

有人向往农家观点,孟子说:“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怎么可能大家都去耕田?儒家若是放弃自己的原则,无异于一只鸟做出反常的事,“下乔木而入于幽谷”。孟子始终谨守儒家的立场。

坚守儒家立场

从孔子开始,儒家的具体表现就是:尊重传统、关怀社会、重视教育。孟子继志述事,并且踵事增华,提出创新的看法。

孔子谈政治,强调“为政以德”与“无为而治”。孟子昌言“仁政”肯定君主发挥不忍之心,以百姓为子女,则称王天下乃是水到渠成之事。

为了说明这种不忍之心是普遍存在的,孟子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的比喻,描写任何人在没有计较利害的念头时,总是会不忍看到别人(尤其是孩子)受苦。


光有不忍之心还不够,需要扩而充之,像“火之始燃,泉之始达”然后君主行善将毫无困难,而人民行善也就亦步亦趋了。

用“水向下流,火向上烧”这一类动态状况,来说明人性在真诚时也充满了要求自己行善的力量。这种比喻方式遍在《孟子》全书,也代表了孟子对儒家人性论的创新观点。


与人相处遇到任何困难,儒者一定自我反省。孟子多次以射箭为喻,若是射箭未中靶心,不能责怪靶心放错位置,也不能责怪别人胜过自己,而应该“反求诸己”。


在孔子心中,“圣人”主要是指古代圣王;到了孟子,他扩大“圣人”的范围,落实了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信念。

依孟子所说,圣人有四种类型,就是:圣之清者(伯夷)、圣之和者(柳下惠)、圣之任者(伊尹)、以及圣之时者(孔子)。

换言之,各人依其性格与作风,可以在“清高、随和、负责”方面修养到完美程度。至于“时宜”,则是最难的一种,因为还须配合智慧。孔子正是圣之时者,等于集大成于其一身。

孟子进而引用孔门弟子有若、宰我、子贡等人的说法,推崇孔子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夫子也。”


孟子最常称道的古人是舜。在他笔下,舜的事迹栩栩如生。他描述舜如何在艰困的环境中坚持修养自己,最后取得圆满的成果。

这些故事证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生准则,也呼应了孔子所肯定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说法。

孟子所标举的大丈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说法激励了无数的后代儒者,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精神支柱。


人的尊严与价值,在孟子笔下也得到鲜明的支持力量。不必随人俯仰,所谓“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人人有贵于己者,只要行仁义,就像得到“天爵”然后“人爵”随之而来。

这一切的目的都是要“与人为善”,在为百姓服务时,还能协同百姓一起走上人生正途,完成人性的天赋使命。

理想依然遥远

孟子昌言“民贵君轻”,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看法可以溯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所谓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但显然推进了一大步。


可惜的是,自秦始皇采行了帝王专制的政治体制后,孟子的贵民思想没有落实的可能。汉代以后政体依然,读书人即使爱好孟子思想,也不可能多说什么。

孟子还有两点不为古代君主所需要的观点:一是在遇到暴君(如商纣)时,人民有权起来革命;二是君臣关系是相对的伦理,所谓“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这两点合而观之,与汉代开始所标榜的“三纲”中的“君为臣纲”,是完全相悖的。难怪到了洪武五年,明太祖要下令把孟子赶出孔庙,并且要删除其书中的不当言论。

历代专制帝王皆已过去,不必论其是非,但《孟子》之书依然闪耀动人的光彩,邀请我们一探究竟。

在孟子当时,他被人批评为“好辩”,这表示他口才过人,但是他所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如果不是孟子,儒家思想不可能展示得如此完整而有系统;如果不是孟子,孔子学说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没有儒家,中国文化甚至不能称其为中国文化了。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孟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