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妊娠期合并高血压怎么办?熬过十月怀胎就安全了?

 水滴石穿ljw 2017-07-29

最新研究——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

近期在线发表于权威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BMJ)一项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女性在妊娠结束后高血压患病风险立即升高,并可持续超过20年。约1/3的患者可能在10年内确诊高血压。


此项基于人群的登记研究共纳入482972例于1995~2012年间初次活产或死产的初产女性,并进行累计发病率分析;共纳入1025118例于1978~2012年间至少1次活产或死产的女性,进行Cox回归分析。主要转归为须处方药治疗的妊娠后高血压10年累计发病率,及利用Cox回归估算的危险比(HR)。


结果显示,在20余岁时首次妊娠期间伴高血压病的女性中,14%在产后10年内发生高血压;首次妊娠期间血压正常的女性则仅为 4%。40余岁首次妊娠女性的相应百分比分别提高至32%和11%。


与妊娠期间血压正常的女性相比,曾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女性分娩后1年中高血压发病率升高12~25倍。妊娠期间高血压女性在产后1~10年间高血压发病率升高3倍,在20年之后亦保持在2倍以上。


因此,妊娠期高血压不仅仅影响胎儿的健康,还会显著提高分娩后女性的高血压发生风险。


既影响胎儿,又影响分娩后女性

妊娠期高血压到底是什么呢???


概念释义


妊娠期高血压有多个相关概念,以区分病因与病情缓急。

1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20 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于产后12 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检测阴性。收缩压≥160 mmHg 和(或)舒张压≥110 mmHg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
2
子痫前期及子痫

子痫前期:妊娠20 周后出现收缩压≥140 mmHg 和(或) 舒张压≥90 mmHg,且伴有下列任一项:尿蛋白≥0. 3 g /24 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 3,或随机尿蛋白≥(+)(无法进行尿蛋白定量时的检查方法);


无蛋白尿但伴有以下任何一种器官或系统受累: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或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胎盘-胎儿受到累及等。


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3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既往存在的高血压或在妊娠20 周前发现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


或妊娠20 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 周以后。

4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慢性高血压孕妇,孕20 周前无蛋白尿,孕20 周后出现尿蛋白≥0. 3 g /24 h 或随机尿蛋白≥(+);


或孕20 周前有蛋白尿,孕20 周后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加; 或出现血压进一步升高等上述重度子痫前期的任何一项表现。

怎样治疗妊娠高血压呢?

指南推荐



1
妊娠期高血压治疗原则

基本原则:休息、镇静、预防抽搐、有指征地降压和利尿、密切监测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用药原则: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应充分考虑药物对母婴的安全性。

2
血压管理原则

2015年指南推荐收缩压≥160 mmHg 和(或)舒张压≥110 mmHg 的高血压孕妇应进行降压治疗; 收缩压≥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高血压患者也可应用降压药。


目标血压: 孕妇未并发器官功能损伤,血压应控制在130-155 mmHg /80-105 mmHg; 孕妇并发器官功能损伤,血压应控制在130-139 mHg/80-89 mmHg。

亦有指南推荐:血压≥150/100 mmHg时应开始药物治疗,治疗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 mmHg。

3
常用药物选择

口服药物甲基多巴、拉贝洛尔、肼屈嗪、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美托洛尔和氢氯噻嗪。(表1

静脉用药拉贝洛尔、硝酸甘油、硝普钠、酚妥拉明、尼莫地平、尼卡地平、乌拉地尔等,硫酸镁优先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急症。(表2

4
推荐治疗方案

口服药物:降压可分为三个步骤:

①先选用甲基多巴、肼屈嗪、拉贝洛尔中的一种;

②若效果不理想,可联合应用甲基多巴与肼屈嗪或拉贝洛尔与肼屈嗪;

③在甲基多巴联合肼屈嗪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


如效果不佳可选用静脉用药途径,如拉贝洛尔、硝普钠、酚妥拉明、乌拉地尔等。

5

硫酸镁防治子痫

控制子痫抽搐:负荷剂量4~6 g,溶于10% 葡萄糖溶液20 ml 静脉推注(15~20 min),或5% 葡萄糖溶液100 ml 快速静脉滴注,继而1~2 g /h 静脉滴注维持。或者夜间睡眠前停用静脉给药,改用肌内注射,用法为25%硫酸镁20 ml +2%利多卡因2ml臀部肌内注射。24 h 硫酸镁总量25~30 g。


预防子痫发作:适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发作后,负荷剂量2. 5~5. 0 g,维持剂量与控制子痫抽搐相同。用药时间长短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一般每天静脉滴注6~12 h,24 h总量不超过25 g。

6
镇静药物应用

应用镇静药物的目的是缓解孕产妇的精神紧张、焦虑症状、改善睡眠、预防并控制子痫。


地西泮:2. 5~5. 0 mg 口服,2~3 次/d,或者睡前服用; 必要时地西泮10 mg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2 min)。

苯巴比妥:镇静时口服剂量为30 mg,3 次/d。控制子痫时肌内注射0. 1 g。

眠合剂:冬眠合剂由氯丙嗪(50 mg)、哌替啶(100 mg)和异丙嗪(50 mg)3 种药物组成,通常以1 /3~1 /2 量肌内注射,或以半量加入5% 葡萄糖溶液250 ml 静脉滴注。副作用大,仅用于硫酸镁控制抽搐效果不佳者。

7
禁用方案

不推荐使用阿替洛尔、哌唑嗪以及ACEI、ARB类药物。



原来治疗妊娠高血压用药的时候要在降压的同时充分考虑药物对母婴的安全啊~


可不是嘛!不仅用药要注意,还有许多注意事项呢!

注意事项
注意

1.妊娠合并轻度高血压的患者,没有证据表明药物治疗可给胎儿带来益处,也不能预防先兆子痫。因此,这类患者可进行非药物治疗,并积极监测血压、定期复查尿常规等相关检查。


2.硫酸镁控制子痫再次发作的效果优于地西泮、苯巴比妥和冬眠合剂等镇静药物。除非存在硫酸镁应用禁忌证或者硫酸镁治疗效果不佳,否则不推荐使用苯巴比妥和苯二氮类药物( 如地西泮) 用于子痫的预防或治疗。


3.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而言,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降压药物是绝对安全的。除甲基多巴及氢氯噻嗪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安全性评价中属于B类水平外,多数降压药物属于C类水平。因此,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选择药物时,应权衡利弊,并在给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说明。


4.孕期一般不使用利尿剂降压,以防血液浓缩、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高凝倾向。子痫前期孕妇不主张常规应用利尿剂,仅当孕妇出现全身性水肿、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衰竭时,可酌情使用呋塞米等快速利尿剂。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5;4(4):206-213.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3、 Behrens I, et al. Risk of post-pregnancy hypertension in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BMJ. 2017 Jul 12;358:j3078. doi: 10.1136/bmj.j3078.

4、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SH 2014). Hypertens Res. 2014 Apr; 37(4):253-390.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省心血管病医院  涂涛 周胜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