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乡愁在西拉木伦河

 tjzc6832 2017-07-30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望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海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了这辽阔大地
站在这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入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哎,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听着这首席慕蓉作词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就想到了这首歌里的河流——西拉木伦河



在内蒙古高原上流淌的河流中,西拉木伦河并非最长的,也并非最大的,流域也不能算最广的。这条河流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从高原的内部汩汩涌出,以涓涓的细流闯出了一条路,从高空望去,那河道像张力十足的闪电,“撑”开了坚硬的岩石,在平淡无奇的高原面上,回旋出一番天地。



西拉木伦河,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历史上曾称之为饶乐水、潢水、吐护真水、辽水、大潦水、巨流河等名称。《吕氏春秋》、《淮南子》把它列为“中国六大川”之一,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对它有过记载。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大红山北麓海拔1420米的白槽沟,流经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于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界处与老哈河汇合成为西辽河。河长约380公里,流域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百岔河、碧流河、莎冷河、苇塘河、查干木伦河、少冷河(少郎河)等。


西拉木伦河是谁的乡愁?


河源往往充满了神秘气息,西拉木伦河的源头更是如此。在内蒙古东南的一片掺杂着沙土的丘陵草原地带,一股水流消无声息地从地下冒出来,顺着地势流向东方。西拉木伦河流过的地方,是林草交错地带,这样的环境,是古人类栖息的理想地点,几千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是明证。


近4000个古遗址说明了什么?


打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地图,那遍布西拉木伦河流域的文物点令人咋舌。从距今8000年起,西拉木伦河两岸就有了人类活动的遗址,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夏商周时期,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南部住满了人,考古发掘的遗址点一个挨一个、一个摞着一个。这条河,从未走出北方强势民族的视野之外。成吉思汗的后世大汗们,无论是达延汗还是林丹汗,他们驻帐的核心地带,从未不曾远离西拉木伦河。


诗人在河源处痛哭


西拉木伦河流经的这个东西向的地理条带,在1万年前就形成了林草交错、疏林草原的景象,大河两岸方圆800里的平地松林、肥美的草原、大汗的驻牧之地。然而今天,在疏林之下,只有干涸的沙地。科尔沁沙地虽然已经存在了1万年,但是它的范围之广以及对草原的侵占,却是史上绝无仅有的。



此时我想起了西拉木伦河清净的河源地,在那内蒙古高原上、科尔沁沙地丘陵深谷中,突然冒出了一股泉水,无声地,流向东方,把它从地下带来的灵气和生命力,一点点地,扩散到它的流域所及之处,孕育了万物。这便是我们的母亲河——西拉木伦河。





责任编辑:海日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