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泉:安于四季流转,不刻意“断舍离”。

 qyz6464 2017-07-30

早在2014年的冬季,KINFOLK 就曾见到过袁泉,在那年十一月的第一天。北地有些料峭,袁泉须臾不离手中泡开的红枣茶,借由茶水的温润对话初冬愈发下沉的温度。面对四季的如常流转,袁泉甘之如饴,她认为只有完整且有序地经历四季,才能妥善地理解何谓春和、夏艳、秋瑟、冬寒,不然,一切形容词都将失去意义。袁泉对生活的需索是内向的,不过多建立在物件的囤积与堆砌中,断舍离于她而言,没有多余的含义。“本就是清净的”,她说。

转眼间,时光流走近三年。再翻出彼时的对话,那些经由岁月安抚过的文字,依然温暖,犹如袁泉本人,洗尽铅华,美人依旧。

一年中,相较于其他季节,冬季对你来说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袁泉:冬季确实给我一种更安静、更自我的空间,像年的尾声赠予你额外的时间去回顾。回顾,既是四季的结束,也是一种开始,贮存蓄势待发的力量。你可能不会像春夏那样,向往到外面去,而更希望沉下来,比如阅读。

昼短夜长,冬季有大半时间沉浸在暮色里。“夜”通常被你赋予怎样的含义?

袁泉:可能白昼更吸引我,尤其在冬天,白昼如此短暂,才更教人依赖。夜,无疑总是私密的,可以相对放肆地选择最舒适的方式打发。而舒适与否,只有自己知道。

有你认为适合冬季阅读的书籍吗?或者影片?

袁泉:阅读不应分季节不是吗,好的文字不需要用温度、湿度来催生。我正在读村上春树与小泽征尔有关古典音乐、文学及人生的对谈,用文字解读音符,看两个老友产生共鸣,这一切不拘泥于季节。

冬季你偏爱哪种香氛?你认为香气是记忆的另一种形式吗?

袁泉:就我而言,挑选或更换香水也不借助季节。气味是很私密的个人感受,它往往牵连着一段记忆,或者某一时期重复又重复的画面,这些都无从用言语表述。会长久地偏爱某一类香型,但也并非绝对专一,我不认为对香气需要过度苛责和拘束。

日常生活里,会进行瑜伽、冥想,或者独自为自己准备食物吗?这样的过程你享受的是什么?每次从中能收获什么?

袁泉:瑜伽是日常运动的一个环节。这里的因果关系,不是我需要通过瑜伽、冥想来思考或收获什么我才去做,而是它们恰好符合我的生活节奏,我在经历它们的过程里能获取时间与空间上的宁静,即便只是偶有所感,也就够了。

今年有许多作品,电影、话剧,想不想来一次冬眠长假?如果有可以支配的假期,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出行?去往哪里?

袁泉:冬天去温暖的地方御寒,夏天寻觅阴凉处避暑,都不是我认同的旅行方式。四季流转自有其道理,在这里我能够比之南方更清晰地感受四季的变化,更深切地理解冷、热、凉爽、和煦这些形容词所传达的含义。人为地颠倒时序,比如此时到南半球过冬,那冬天则失去它之所以为冬天的意义。

时下的生活态度流行“断舍离”,你的生活需要来一次断舍离吗?

袁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就是这么生活的。我理解的断舍离,就是对物质没有过多欲望上的依赖,但其实你有一个纪念品,你保存了很多年,你需要对它断舍离吗?所以,断舍离是针对过度膨胀的物质要求,就这一点而言,我从来也没有过

- THE END -

本文选自KINFOLK 2014冬季号 Book in Book

撰文:胡文颖

摄影:黎晓亮

编辑:Lado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