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孙子兵法解析经典之战,暗藏人生大智慧!

 麻豆腐 2017-07-30

晋楚争霸,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前情回顾:楚国谋士宛春想出一石多鸟的妙计,欲把晋国推向两难的境地。不料晋国君臣棋高一着,巧妙的破解了宛春做的局。晋国拘押了宛春,并且胁迫曹国和卫国分别给楚国元帅成得臣写了绝交信。成得臣闻讯大怒,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晋国不但胁迫曹、卫与楚国绝交,还擅自拘留自己派出的使者,这使得成得臣怒火中烧!发誓要教训一下晋国君臣!

以孙子兵法解析经典之战,暗藏人生大智慧!

成得臣从宋国撤兵,但没有与宋国讲和,在成得臣的计划里,是要打败晋国之后,再回来灭了宋国,因此不与宋国讲和!

成得臣派人向楚王要求增兵,楚王心里是不赞成与晋国直面冲突的,于是只派了少量兵马。成得臣愈加愤怒,骄傲的他心里暗暗较劲,一定要打败晋国,证明自己的实力,让楚成王刮目相看!

于是成得臣率领楚国兵马,连同小弟陈、陈、蔡、许四国联军,直逼晋国军营!

最后的关头,终于到来了,晋国和楚国这两个超级强国,终于直面相对了!

晋文公召集将领商议对策。

以孙子兵法解析经典之战,暗藏人生大智慧!

先轸:晋楚之间,必有一战。本来攻取曹卫,就是要把楚兵招引至此,以逸待劳。而且,自从楚国楚兵围攻宋国,时至今日,已经很久,楚军已然疲劳,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决战,机不可失!

狐偃:主公昔日在楚君面前,曾有一言,若他日治兵中原,请避君三舍!现在与楚决战,不就让主公失信了吗?不如避其锋芒!

其余将领都说:成得臣不过是楚军元帅,我们怎么能让主公以国君的身份,避让对方的臣子呢?这也太丢人了!

狐偃:成得臣代表的是楚国,我们避让的是楚国,不是他成得臣!

诸将:我们退让,楚兵追随,怎么办?

狐偃:如果我们退兵,楚国也退兵,楚国折腾这一阵,必然不能再度围攻宋国,我们也算是帮助宋国解了围,树立了威信;如果我们退兵,楚国追击,理亏的就是他们了!况且,我们退让,楚国追击,会让我们的士兵感到愤怒,让楚国兵将骄傲,彼骄我怒,我们必胜无疑!

以孙子兵法解析经典之战,暗藏人生大智慧!

晋文公采取了狐偃的建议,下令退兵,连退三舍之地,也就是九十里地!

楚国兵将见晋军退避,各有喜色。明白人斗勃建议:晋侯以国君的身份避让我们臣子,我们也算有荣誉了!不如趁机班师,虽然没有立功,也能免于获罪!

成得臣怒说:我已经向楚王请求增兵,如果不战,怎么交代?晋军已经退却,分明已经胆怯,士气低落,应该迅速追击歼灭!

于是楚国军队尾随晋军,直至城濮这个地方,双方安营扎寨,进行对峙。

此时,晋国的实力是,晋国军队,加上秦国和齐国的援军;楚国的实力是,楚国军队,加上陈、蔡郑、许四国联军。硬实力方面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但是软实力方面,其实楚国已经相差甚远,可以说楚军已经没有了取胜的条件,最多也就是打个平手!为什么呢?这一切要从晋军退避三舍说起!晋军退避三舍其实是非常高明的策略,难怪城濮之战胜利后,晋文公把战争的首功记在了提出退避三舍的狐偃头上,而指挥军队作战的元帅先轸,只记了二等功!

以孙子兵法解析经典之战,暗藏人生大智慧!

1、出师要有名,退师更要有名!出师有名,才能名正言顺,不会被说成倚强凌弱,就能把战争说成维护正义;退师有名,才会保住尊严,不会被称为胆怯,或者逃跑!

狐偃提出退避三舍,理由是晋文公当年答应过楚成王!现在晋楚直面相对,楚军是怀着怒气而来,士气高涨,很需要避其锋芒,但不能没有理由的撤退啊,那样会导致军心涣散!拿晋文公当年的承诺说事,就名正言顺,而且把晋文公塑造成了一个信守承诺的高大上的光辉形象!

2、退兵的过程,就是在积攒晋军怒气的过程,也是在麻痹楚军使其骄傲自大的过程!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仔细回味,晋军这一招完全就是在践行孙子兵法啊!有可能后世的孙武,就是在研究城濮之战,创造出了孙子兵法!通过退却,让敌人麻痹,让敌人骄傲,隐藏自己的实力,以逸待劳,等待出其不意的机会,发出致命一击!

3、退却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孙子兵法说,胜负从五个角度衡量:道、天、地、将、法!

道义方面:晋国遵守承诺,退避三舍,赢得国际上的舆论支持,获取广泛同情!同时使得内部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士气高昂,皆愿以死报国!

地理方面:退却至城濮,这个地方战略意义重大。首先城濮这个地方离齐国、秦国距离较近,方便两个国家尽快来此会师。其次城濮这个地方离晋国本土很紧,方便后勤保障,即使打持久战,晋国也不怕,而楚军远离本土,打不起持久消耗战,只能速战,速战会让人心态急切,心太急切就容易判断失误!单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晋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将领方面:楚国的将领,大多是有勇无谋之人,把战争简单的看成恃勇厮杀。而晋国的先轸、狐偃、赵衰等人,都是智勇双全,算无遗策!楚国只知道已正合,晋军更懂得以奇胜!以正合,以奇胜,这也是孙子兵法的精髓!

以孙子兵法解析经典之战,暗藏人生大智慧!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小编以为孙子的这段话真是至理名言!希望大家深刻体会!善于作战的人,总是预先造成一种不可能被战胜的形势,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等待时机,发现敌人可以被战胜的弱点!不能被战胜这方面,取决于自身;而能否战胜对手,则取决于对手有没有露出可以被战胜的弱点!所以说,胜利只可以预知,不可以强求!

是啊,我们分析了,晋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但是如果楚军放弃追击,也就不会给晋国打败自己的机会了。或者说,如果楚国将领指挥得当,不给晋国机会,也不至于惨败。

这里面有深深的哲学思想啊!

我们总想获取更大的成功,这个过程中避免不了和别人竞争,只有战胜了对手,我们才能更上一层楼!怎样才能无往而不利呢?

1、先为不可胜!我们不能总想着怎么击败别人,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不被别人击败!先为不可胜,就是要先注重修行自己,让自身的实力增强!这个过程中可以示弱,能而示之不能,对对手卑而骄之!在这个特定的阶段里,取得不可胜的形势,是重中之重!

2、待敌之可胜!即使你有实力了,也不要盲目四处宣战,如果你的对手也不可战胜,没有弱点,过早暴露自己的锋芒,没有什么益处!如果没有发现对手的弱点,一方面要耐心等待,一方面可以使点小计谋,促使对手暴露弱点!什么计谋呢?参见上文说的,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胜可知而不可为!我们只能尽力的把自己置身于不可战胜的境地,却做不到一定能让对手处于可以战胜的境地!所以努力提升自身的实力,永远是最重要,最正确的事!也算是尽人事,听天命吧!

这是攻与守的哲学,想要攻,先要能守!守能保证不败,攻则要找准发力点!这也是内外兼修的哲学,向内,不断提升自己;向外,寻找时机崭露头角!成功必须是攻守兼备,内外兼修的产物,因此,强大的人不一定会成功,弱小的人不一定会失败,领悟到这一点,我们应当知道,强大时不要麻痹大意骄傲自满,弱小时也不必妄自菲薄心灰意冷!

中国古代遗留给我们的智慧,真是太奥妙啦!您有什么体会,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