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审美条件下,汉字字体设计讲求笔画结构之间的线面组合构成,但其最终也必须做到传情达意、美观、有视觉张力,由此可见书法的审美和现代字体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对书法中“气”与“势”的概念作现代性的解读,对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何为“气”与“势”? 书法技巧主要分为笔法、字法和章法三个层次,所谓“笔法”,就是笔画之法,即为字的结构安排之法,如唐欧阳询的三十六法,他总结了避就、顶戴、穿插、向背、偏侧、相让、补空、增减、借还、回抱、包裹、应接等方法来表现文字的张力,此即为字势。
笔法、字法、章法和个人修养等因素所形成的“势”使书法作品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的精神面貌,这就是“气”。概括起来,书法里所指的“气”主要包括:主体(作者)之气,作者的精神风貌和修养对作品有极大影响,这就是常说的“字如其人”;客体(作品)之气,主要指作品的流动之气,即行气,和由主体创作状态影响到作品的精神风貌,如雄浑之气、奇秀之气、忠义之气等。
“势”则主要包括:运动和速度,有了运动和速度,字的笔势和神采才会张扬,这也是书法的首要特征;力和趋向,主要指作品的力度和字的结构趋向,当字的结构打破绝对的平衡后,便会给人一种趋向性,即通常所说的视觉张力。“气”与“势”是一个整体,字、行各部分之间相互对比照应,形成一个多样统一而和谐的美的整体。
字体设计的“气”与“势” 汉字字体设计的“气”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字体的美感和意境,即精神风貌和字意,这需要“势”的配合,字体在笔形和结构上必须取得统一的趋向性和特征,才会形成统一感,即整体氛围;另一方面,当字体在笔画和结构上形成一种全新的风格时,便会给人一种清新之气,字体给人的视觉新奇感,这也是现代汉字设计“气”的重要方面。“势”的内涵包括:字体本身笔画和结构的特征及字间关系表现在视觉上的动势、运动趋向或张力,即字形。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汉字设计和书法在“气”和“势”方面的差异:书法中的“气”强调主体的修养授之于作品,带给客体的流动之气,现代汉字设计则更强调文字的整体美感、氛围和字意,从而传达给人视觉美感和良好的心理情感;书法中的“势”强调运动和趋向、并且和个人书写习惯、性格修养有密切关系,现代汉字设计不仅强调力和趋向,更强调文字笔画、结构之间点线面的抽象比例关系,和个人修养联系较少。 在现代审美意义下,汉字字体设计的“气”和“势”有了不同于书法的新的内涵,现代汉字字体设计“气”和“势”的生发和生成依赖于以下三个条件的实现。
“气”从何处来 “气”是保持所设计的字体整体氛围、意境和美感的关键,对于“气”的生成,首先要处理好文字笔画“断”与“连”、“虚”与“实”的关系,总的原则是笔画的连断、虚实处理必须和文字所要表达的意境相适应,这样才能彰显整体气氛。另一方面,笔形和结构的整体统一感有利于视觉流动的引导,要取得良好的视觉流动引导,关键在于文字的笔画和结构的排列是否符合视觉规律,可以从方向、大小、疏密等方面统一考虑,以利于作品整体之气的形成。
“势”从何处生 “势”的生成主要包括笔形(文字的笔画特征)、结构(文字的内外空间分割)和笔形、结构、字间三者的整体安排连接。
笔形与线条质感 笔形及其质感是文字“势”的重要方面,上文提到,不同形式和质感的线条传达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例如,柔顺平滑的曲线给人轻盈、流动、轻松的感受,而直线则给人坚硬、冷静等感受,把握好线条的这种微妙感觉,对文字的视觉张力和风格的形成极其重要。直观地展现了线条形式和质感对文字视觉张力的影响、进而传达给人美感和意境的作用。
结构与内外空间 “势”的生成仅靠笔画的设计难以实现,文字结构空间的安排和配合也至关重要,如果笔画的设计和文字结构的安排互相矛盾,将难以获得统一的美感。由笔画围合而成的文字结构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视觉空间,适当夸张和处理这些结构空间,使之相互联系并和笔形特征相互配合,对文字整体的视觉效果有密切影响, 就是笔画和结构相互配合,从而凸显文字之“势”、合理传达整体美感的例子。
笔形、结构、字间的连接 笔形,笔形与结构的统一安排,笔形、结构及字间的配合连接,这三者是一个由单一到整体、最后形成统一之“势”的整合过程,三者统一、紧密配合形成整体之势、传达作品的特定美感。
好的设计作品,必然是“气”与“势”的统一,创造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设计时,应从字的形态特征与组合上进行探求,不断修改,反复琢磨,这样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文字,使其外部形态和设计格调具有视觉上的美感,给人以美的感受,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感受。 汉字独特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独特的美感特质,传承与更新传统书法审美中的“气”和“势”的理论,使之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中得到应用和发展!不仅对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美感的提升,有指导和借鉴作用,而且对汉字审美、文化的古今衔接亦有意义。
|
|
来自: 妙语lianzhu > 《12,绘画,摄影,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