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首次可燃冰试采圆满结束

 时宝官 2017-07-30

    本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叶乐峰29日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此次试采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随后,执行本次试采技术服务的钻井平台“蓝鲸Ⅰ号”将起航返回位于烟台的母港。

 

    试采作业区位于珠海市东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蓝鲸Ⅰ号”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深海作业。3月28日第一口试采井开钻,5月10日下午14时52分试气点火成功,截止到7月9日14时52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试气点火60天,累计产气30.9万立方米,平均日产5151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达99.5%。获取科学试验数据647万组,为后续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通过近四个月的试验探索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和认识。一是防砂技术先进,方法可靠,持续有效发挥作用,保障产气通道状态良好;二是在举升方式等多方面实现创新,提高产量效果显著;三是调控产能平稳有效,气流稳定,持续时间已达到生产性试开采要求,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海水及周边大气等甲烷浓度无异常,环境无污染;五是井壁和地层稳定,未发生地质灾害,实现了安全可持续生产;六是试采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领跑优势不断扩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