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改变你一生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青鸟文竹 2017-07-30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一本真正的畅销书、长销书,据说当年引入中国后一时洛阳纸贵,一书难求,我买的是2010年6月第1版,但是2014年第10次印刷,而英文版则印了100多版;这也是一本口碑极好的书,很多人说通过此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包括一些名人、牛人,豆瓣评分8.6,貌似不是特高,但5星、4星占比高达46.9%、40.3%;这本书更神奇之处在于,我认为它正在超越心理治疗领域,并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管理学等方面,比如赫拉利讲的“叙事自我”和人类发展靠讲故事,管理学大师们说企业要有宏大远景,这些不都是该领域的“意义疗法”吗?在本文最后一段,我还给了你一个更值得阅读此书的理由,不妨先看看。


一、集中营的故事

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这一段我尽量短一点,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原文,尤其心情不好遭遇挫折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苦难和作者比起来,又算什么?

他们1500名犹太人被送到了奥斯维辛,下车后,一个纳粹军官过来指指点点将他们分组,一组占10%,另一组占90%,90%这个组当晚就被送去了焚烧室……

在这里,是一个幻想被逐个刺穿的过程,除了毒打、侮辱,就是冷漠、迟钝,所有人的内心都退化到了原始状态,这种伤害,对很多人的影响是终生的。在这里,最常见的事,就是死亡。一个刚刚和你打招呼的人,一会可能就不在这个世上了。

更可怕的是,每个人都动过自杀的念头,不想活的人太多了。他们有的会假装逃跑,只求被抓住活活打死,或触电而亡。最可怕的是,一个原来很坚强的人突然在某个凌晨哭了起来,或者一个不抽烟的人突然肆无忌惮地抽起了烟,或者一个人早上再也不愿穿衣起床拒绝出操,大家只要见到类似情况,就知道这个人已经崩溃了,自我放弃了,只有一条路了。

集中营死亡率最高的时段是1944年圣诞节之后,当时有人传言纳粹会在圣诞节前被打败,大家会被解放。于是,大家都很振奋,很多人就像变了一个人。但圣诞节什么动静也没有。希望破灭了。又有人马上说,元旦会被解放。元旦还是没有动静。随着时间推移,大家看到被解放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逐渐失去了勇气,变得沮丧,导致抵抗力下降,这种情绪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导致大面积死亡。其实,只要他们再坚持四五个月,就真的解放了。

活出生命的意义,就是如果不给自己设定一个意义,是活不下去的。反过来看,要过好这一生,前提就是找到生命的意义。


二、向前看和向后看

为此,弗兰克尔提出了意义疗法,与传统心理治疗最大的不同就是,后者一般都要求大家向后看,从自己过往经历中分析对今天的影响,意义疗法却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患者在将来应当完成的意义,并对所有恶性循环群系和反馈机制进行散焦——最后这句话不太好懂,通俗讲其实也是针对传统心理学让你不断重述过往反而强化了症结不同,它是在破解。

也就是说,弗兰克尔不同意弗洛伊德强调的“追求快乐”,也不同意阿德勒提出的“追求优越”,他认为人最主要的动力“追求意义”。

集中营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为人,以及愿意活着,恰恰在于有没有意义。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也许,你认为自己好像活着也不是为了什么意义,这可能是你自己没有觉知到,但我可以告诉你,你肯定会认为将来会比现在好,你肯定对未来还有很多期待,不然,你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三、发现你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特殊的生命的意义,因为你的生命无人可替代,你的生命也无法重来,你的生命正在逐次呈现。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林黛玉,因为想像林黛玉的过程就是你自己去探索发现的过程。

弗兰克尔认为,有三种方式让你发现生命的意义:

第一种,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第二种,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比如爱一个人;

第三种,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前两种很好理解,第三种相对麻烦,但最有用。可以说,只有真正掌握了第三种方法,我们才能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最差也能过好这一生。因为,人生总会遇到苦难,简单的事几乎每个人都能处理,而人面对苦难的态度则不一样。换句话说,是我们和苦难打交道的情况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有次,一名年迈的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全科医生向弗兰克尔咨询,他无法接受妻子的死亡(她在两年前去世,他爱她胜过世上的一切)。弗兰克尔问他:“医生,如果你先她而去,而你太太在你死后还活着,那会怎么样?”“啊,” 他说,“那 她可就受苦了,她怎么受得了啊!” 弗兰克尔马上说:“ 你看医生,她免除了这样的痛苦,你替代了她的痛苦——当然,代价是你现在还活着,并且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他没再说话,摇了摇头,悄然离开了我的办公室。

可见,一旦找到意义,苦难变形了,痛苦也不再是痛苦。更关键是,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生命的意义包含着从生到死受苦受难这一更广阔的循环。

正如在集中营里,绝大多数人的问题是:我们能从集中营活着回家吗?如果不能,所有这些苦难就都没有意义。弗兰克尔困惑的则是:所有这些苦难、死亡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没有,那么压根儿就不该忍受。基于这种偶然之上的生命——不论你是否逃跑——压根儿就不值得活下去。

因果关系一倒置,如同思路一变,天地宽。


四、战胜“三重悲剧”

既然生活充满了悲惨因素,那要如何才能保持潜在的意义呢?这些悲惨因素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三重悲剧 ”:1、痛苦;2、内疚;3、死亡。

对应“三重悲剧”,弗兰克尔认为,人类总是有能力:

1、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

书中讲到,杰里朗17岁时,因一场车祸造成脖子以下高位截瘫。今天,他能够用嘴叼着笔写字。他通过特制的电话参加了社区大学两门课程的学习。他通过闭路电视能够听课并参与课堂讨论。他还花了大量时间阅读、看电视和写作。

他在给弗兰克尔的信中说:“我觉得生活富有意义和目标。我在差点儿丧命的那一天采取的态度成了我对待生活的座右铭:我虽然折断了脖子,但我没有被生活打倒。我已经申请了第一门大学心理学课程。我相信,残疾只会增强我帮助他人的能力。我知道,如果没有那场灾难,我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进步的。”

这就是“人类大无畏的精神力量”活生生的例证。

2、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

弗兰克尔收到过一名在伊利诺伊州监狱服刑的“罪犯”的信,谴责“罪犯从没有机会为自己辩解。人们总是为犯罪者提供无数个开脱自己的理由,当社会应该为犯罪事件负责时 ,受害者却往往成为了替罪羊”。

他在一次给犯人作报告时告诉他们:“你们跟我一样,也是人,因此你们是自由地做了违法的事情,成了罪人。不过现在你们有责任通过超越罪过、超越自己、重新做人而战胜它。”罪犯们感到弗兰克尔理解他们。后来,有人给弗兰克尔一张便条,写到:我参加了为出狱的重罪犯开设的意义疗法小组。我们有27人,后来者以我们最初的小组组员为榜样,一直远离监狱。只有一个人又犯了罪——不过他现在也出来了。

3、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

通常,对死亡的焦虑让人们只想到短暂性本身,而忽略了之前曾经历的快乐和痛苦,曾经做过的许多事情。那一切都不会被否定,也不会被忘却。意义疗法因为牢记人类存在的短暂性,所以不是消极悲观的,而是积极向上的。

在弗兰克尔看来: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

积极的人可以自豪而快乐地回忆日记中所记下的所有充实的日子,那些他曾经有过的全部生活。即便他意识到自己老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没有必要嫉妒年轻人,更没有必要为虚度的青春懊悔。他为什么要嫉妒年轻人呢?嫉妒年轻人所拥有的可能性和潜在的远大前程吗?“不,谢谢你”,他会这么想,“我拥有的不仅仅是可能性,而是现实性,我做过了,爱过了,也勇敢地承受过痛苦。这些痛苦甚至是我最珍视的,尽管它们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


五、矛盾意向法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恐惧症,除了对死亡的恐惧,有些人还有恐高症、恐水症、恐睡症,等等。在意义疗法中,这叫做“过度反应”,比如,越害怕脸红的人面对大众时更容易脸红,越是希望什么越是不能实现。

矛盾意向法正源于此两方面事实:一方面,正是恐惧导致了所害怕的事情出现,也就是我们恐惧的不是某件事,而是恐惧本身;另一方面,过度渴望使其希望之事变得不可能。

书中讲到很多例子:一名年轻来向作者咨询,他只要一想到会出汗,马上就会大汗淋漓。为了切断这种恶性循环,作者就建议他在将要出汗时下决心让大家看看他到底能出汗。一个星期后,患者对弗兰克尔说,只要他遇到了引发他预期焦虑的人,他就对自己说:“以前我只出过12公斤的汗,这次我至少要在他面前出上120公斤的汗!”结果,遭受这种恐惧症折磨四年之久的他只用了一个疗程也就是一周的时间,就彻底摆脱了这种病症。

还有一个簿记员,患了书写痉挛,这对于他的工作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他看过许多大夫,去过许多诊所,但都没什么效果。后来他找到弗兰克尔,极度绝望,主诉想要自杀。医生就建议他:做与平常所做相反的事,就是干脆不去想如何整齐漂亮地书写,而是尽可能地去涂鸦。患者要对自己说:“现在,我要让大家看看,我是个多么糟糕的书写者!”在他想尽可能地乱涂时,反而做不到了。不到两天工夫,他就摆脱了病症的困扰。

这实际是逆转了患者心态,诱导他以相反的愿望取代原来的害怕。这一招有多有用呢?昨晚两点我突然醒来,以往这种状态我很难再入睡,与以往越失眠越焦虑不一样的是,我采取以一种自我调侃的心态对自己说,我倒想看看今晚能多久再入睡。没想到,这样焦虑反而减缓了,不知不觉就睡到了天亮。

这个道理是这样的,类似情况中,患者一直在与困扰他的意念做斗争。但是,他越是斗争,增大压力也就激发了反压力,症状反而被强化了。反之,一旦患者停止了和强迫症做斗争,转而以嘲弄的方式去取笑它——运用矛盾意念法——那么恶性循环就会终止,症状开始减轻,最终治愈。


六、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

1、唯心主义乎?

初读此书,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太唯心主义,仅仅改变主观看法有效果吗?其实,作者非常强调责任,文中也多次批驳“泛决定论”——人完全受环境和条件限制和决定。他认为人是自己做出了是屈服还是勇敢挑战那些环境和条件的决定,即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同时,他也认可人的自由决定只是故事的一半,真理的一面,另一半、另一面就是责任。他反复强调,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他强烈建议,美国东海岸的自由女神像应该在西海岸配上责任女神像。

2、自虐可以吗?

整篇好像都在讲通过战胜痛苦找到意义,但这个痛苦是我们逃不脱躲不掉的,不是自找来自虐的。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懂,但是我由此想到,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干不好工作?很多人会说不喜欢这份工作,这简单啊,跳槽换工作就是。也可能不喜欢这份工作,为了生计,又离不开,那“意义疗法”可能就派上用场了。当你真正喜欢这份工作,浅一点就像痴迷游戏、钓鱼、麻将、饮酒那样,直到对自己的工作赋予意义,还可能干不好工作吗?今天凌晨两点多,在我失眠又不刻意和失眠对抗的时候,就在想,哪怕是扫大街,也可以乐呵呵地干。比如,如何让自己扫的大街更不容易变脏?如何通过自己的扫地行为增强行人环保意识?

当你理解到我真的不是在扯蛋,不是在夸夸其谈,你就会明白,大多数人不是做不到,而是一边叫嚣着无聊,一边就像集中营里有的人那样放弃了抵抗。

3、源头在哪里?

为什么你懂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最近我和这个问题死磕上了,除了前段时间提过的没有刻意练习,还有,你没有深度理解,就像这本书的道理貌似如此简单,但我理解得比你深刻。追根溯源正是深度理解途径之一。

其实很容易把“意义疗法”和那个古老的斯多葛哲学联系起来,前几年很畅销的那本《沉思录》作者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就是斯多葛哲学的门人。

我一直认为,阅读量上去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当然,要融会贯通还早,我只是发现了这样一件事。

简单说,斯多葛哲学认为:生活中,有些事是你能够控制的,有些事是你不能控制的,你应该关注你能控制的东西。

其实,基督教也有类似说法,美国基督教神学家尼布尔,曾在19世纪30年代写过一段《宁静祷文》:

神啊,

请赐与我宁静,好让我能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

请赐与我勇气,好让我能改变,我能去改变的事情;

请赐与我睿智,好让我能区别,以上这两者的不同。

再看,犹太教也有类似的说法——“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区别以上两类事。”

话说回来,这不就是《中庸》里那句“尽人事以听天命”吗?

再扯远一点,我看这些年发展起来的积极心理学的源头之一应该就是“意义疗法”,其经典的公式“A B C”——“事情 想法 后果”,核心在“B”,即改变想法,不就是转换意义吗?

最后,我想说,像这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宗教能够惊人地形成一致意见,还能穿越时空在今天活灵活现的智慧,值得我们充分珍视,真真正正用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