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士珍: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liuhuirong 2017-07-30
  • 袁世凯主政期间,以王士珍为福将、段祺瑞为重将、冯国璋为主将。由于三人性格才情各不相同,世人呼之为北洋“龙、虎、豹”。“虎、豹”两位分别领衔皖系、直系,留下无数“三造共和”之类的佳话。而王士珍时而主持大计,时而退隐乡里,颇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劲头,想要认清他的真实面目,颇不容易。

      王家祖籍山西,明代迁到河北正定牛家庄,一直是书香之家。祖父王履安是位秀才,除了祖传的医术之外,还精通武功,号称“戎马书生”。王士珍生于1861年,从小过继给了伯父,但两家的男人都过世很早,两位妈妈靠做针线活赚钱,艰难地把他抚养长大。家里虽穷,他还是九岁就入私塾读书,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底子。15岁时,他被正定镇总兵叶志超招去当了勤务兵,17岁考入学兵队,后随部队调驻山海关。

      说起王士珍上学,还是冒名顶替的呢。1885年,武毅军聂士成向各镇征调军官,去天津武备学堂培训,朝阳镇总兵杨瑞生拟了一个推荐名单,其中有位守备王士珍。可王守备后悔了,死活不肯离开,就让另一位年轻的王姓军官冒名顶替了。假王士珍在炮兵科学习三年后,一飞冲天,那个真的后来解职还乡,默默终老。

      甲午战争中,由于叶志超逃跑,王士珍虽浴血奋战,仍从平壤败退回国。路上队伍饥寒交迫,取食一家逃亡百姓的两袋面粉,王士珍沉吟半晌,亲手在缸里封存了五两银子。回国后,他依旧管理炮队。

      1895年12月,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听信老友荫昌的大力推荐,于是召来王士珍,委以重任,王成为其左膀右臂。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后,王士珍更是参谋全省军务,参与镇压义和团和封堵黄河决口等大事。随着袁世凯位尊权重,他的地位也一路水涨船高。

      1905年,数万新军在河间举行秋操,慈禧召见了王士珍,对他非常赞赏。据说慈禧曾下意识地感慨过一句:“我要是有这样一个儿子多好哇!”还特封王士珍的两位母亲为“诰命一品夫人”。袁世凯对王士珍越发地倚重,每有大事必垂询之。每次有重要的文稿发布,袁总是先让王士珍审阅酌定,圈子里羡慕嫉妒恨兼而有之,称其为“龙目”,也就是袁世凯的“眼睛”。

      1907年,王士珍升任江北提督,上任时只带一名勤务员,途中投宿,城里所有客栈拒不收客,说怕惊扰路过的一位知府大人,他索性住在草棚里。第二天,他对得知消息后惊恐无比的知府说:“你的官是捐的吧?你还没到任上,就这么骚扰百姓,算了,还是回家抱孩子去吧。”

      次年,光绪和慈禧相继过世,在袁世凯潜居洹上后,他一再申请开缺以避嫌。武昌起义爆发后,袁很快复出,第一个奏请就是让王士珍襄办湖北军务。袁当上总理大臣后,更是任命王士珍为陆军大臣。在共和期间,王士珍竭力为清王室争取优待条件,为表示忠于清廷,辞官退居家乡正定。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进入纷争时期,北京政坛走马灯一般热闹,王士珍虽然一度出任过民国总理,但始终低调,充当和事佬角色。他两次组织治安维持会,使北京免遭战争的灾难,还多次组织北京的一些慈善活动,出任道德学社社长,号召大家以和为贵。同时,王士珍创建了北京有轨电车公司,还参股了四家盐场,赚到了不少银钱。

      后来,王士珍花费40万两白银,在家乡正定修建了居所和家祠。大宅门上挂有他自撰自书的对联,上联:“惜衣惜食非惜财实惜福”;下联:“求名求利只求己莫求人”。厢房的对子也是他亲书:“富贵如云时过也,衣食是我每惜之。”在后院“三不堂”,堂联更耐人寻味:“困中求志富中求德禅中求己,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德威厅挂的是别人称赞他的一副对联:“韬略一生才当管乐,清高万古物有羽毛。”

      王士珍为人谦卑有礼,对村里的长辈一直都施晚辈之礼。赋闲期间,不管大事小事,只要乡亲们求上门来的,王士珍都要管。某次,王士珍见有人推着独轮车停在了半山坡,于是上去帮忙,谁知劲儿没使好,帮了倒忙,差点儿把车给掀了。那人也没看出是谁,大声训斥:“你这人怎么搞的?连车都不会推,尽帮倒忙。”车后的王士珍连连道歉:“是我不好,是我不好。”

      1930年,王士珍病逝于北平,死前留下一份遗嘱,说了些一生问心无愧,期盼国家和平安宁的身后话。他的遗产较少,却保存了大量名人字画,可惜后来都被红卫兵塞进装满水的两个大缸内,全部浸泡销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