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提高读书效率?

 lijd2016 2017-07-30

我谈谈自己读书的体会吧。

我读书比较杂,有次,由于当当全场买200减100的活动,我买了一批书:

《大日坛城》

《坐看重围—徐皓峰 电影<师父>武打设计》

《旅游美学导论》

《阿城精选集》

《朱光潜谈美》

《行云纪——<刺客聂隐娘>拍摄侧录》/谢海盟

《论自由》/约翰·密尔

《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

这些书,有些是读过的,要放在手边可以反复读,有些没有读过,因为喜欢而希望拥有,有些是技能书,不过基本上,都是美学类、故事写作类,还有哲学。

买书是容易的。读是难的。

读是容易的,思考是难的。

思考是容易的,输出是难的。

输出书评是容易的,转化为生存的技能是难的。

然而如果我们局限于“难”,也就无法进步了,所以,难不是问题,问题是害怕困难,越不过困难。

不管是世界读书日还是平常,各处都会推荐书,于是你会拥有大量的书单,假如不展卷阅读,这并不是拥有的富足,而只是假相。很多人也都会渴求各种书单,然而最踏实的行动,也许不过就是拿起手边的一本书,读,拿起喜爱的书,反复读。

现在,由于走在路上的时间多,我读的书也不如去年,但是对于读书的热爱,始终不减,买书,不是为了囤,而是为了吸收知识、转化知识,为了我能够生活得更好,以及拥有更大的能力帮助人们。我信仰知识的力量,所以不辍阅读,我迷醉于阅读带来的美好,所以越爬越高,直至越过高墙。

书、电影、旅行、写作、摄影、工作……其实完全都可以打通,打通的前提,是我们的思维畅通,没有滞碍。

徐皓峰的《师父》,电影我看了两遍,小说看了几十遍,反复揣摩,要再看一遍,才能写影评。

沿着《师父》往回追溯,看较早的《箭士柳白猿》和更早的《倭寇的踪迹》,这三部电影,脉络分明,从稚嫩到成熟,到形成徐皓峰的独到风格,《师父》意味着徐皓峰在武打电影中正式有这一派。他的行进路线、宋洋的表演路线,历历分明。跳出书,跳出电影,我们所应看到的,应该是“灵魂”,每个人,都应该有灵性地活着,而非浑浑噩噩。

在这个世界上,拥有那么多想读的书、那么多敬爱的人们、那么多想去的美丽的地方,生命因此多么美好!

那天,从乌鲁木齐市回南山,在路边的小镇上,逸景营地的张经理让车停下来,她去买锅盔给我吃,我跑到一边去拍盛开的花朵,天远没有黑,然而月亮已经升起来,在蓝天下,看着花和月亮,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

这样的美,看到了,就觉得,死也值得。

(图:乌鲁木齐南山小镇)

所以,沿着书本,沿着梦想的丝绸之路,人可以走得更远,走向乡土深处、心灵深处、文明深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