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的出现,估计就像用胳膊枕着头,用石块砸猎物一样,不过是热极随手一扇或摇起一片树叶的“顺手”之举,而这顺手一扇却扇出了一个关于扇子的万般风情。 赠扇、持扇、摇扇、合扇、藏扇……扇子无愧为古人的『第二肢体』,每一个与扇相关的举手投足,都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肢体语言。情衷万缕,随风轻摇,君不言,而世人已懂。其情致深远,正如女子一般:那颦眉之态,岂不比千哭万诉,更惹人怜!古人摇扇之中,藏有几多真意。 /闲淡之风/ 善怀风骨,扇自盛风。钱起《避暑纳凉》诗曰:『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浪』。抛开日常繁务,在庭院里摇扇纳凉,悠然间获得一种难得的清静。如入胜境,美妙异常,直令心飘意远,若有所思…… /高隐之风/ 有名士诗曰:『四十无闻懒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扇子不仅有清凉之功,还能蔽日遮尘,但高隐之士在阵阵轻摇中所拂去的,则是尘世上的浮名虚利。这一说古人的隐逸之情实乃当敬当赞,古人中赫赫有名之隐士,无不身背盛名,敬佩的不是高隐,而是甘于抛开繁华,静守淡泊。 /仁德之风/ 相传袁宏即将赶去赴任,谢安听闻此人胸怀逸才,决定考考他。于是在临行前,执其手,顾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袁宏见势回答道:我一定弘扬仁德之风,让百姓乐享安定!持扇立行,君子之风,此远非风雅之物,在清心怀德的文人手中,扇已成修身寓志之道也。今日,修身寓志之事愈少,繁华奢靡之事渐多,这一说倒非抵触,只感心中略有所失,无可为矣。 清风无言,深意常在。 昨日的风骨, 今天留存相去甚远, 或许繁华的当下, 也当少不得丝丝宁静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