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奔跑吧,中国高铁!奔跑吧,中国制造!

 公司总裁 2017-07-30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评论称:“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因此中国雄心勃勃的在2020年前建造最快子弹列车的计划,可能并不令人吃惊。”

中国高铁的傲人成绩和发展速度一直备受世界瞩目,高铁技术也分分钟在刷新“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在前两年,就有位瑞典人在以时速300公里飞驰的京沪高铁列车上做了一个“震惊小实验”:将一枚硬币立在窗台上,8分钟不倒。


实验视频在海内外引起了热议,日本人表示也想试试,于是在日本的700系新干线上进行了同样的试验。结果…… 尝试了十分钟,硬币还是立不起来。在结果面前,不得不给中国高铁说一声:服气!


不仅如此,据说北外丝绸之路研究院的歪果留学生还把中国的“陆地飞行器”——高铁列为新的四大发明之一。

奔跑吧!中国高铁

中国高铁到底有多牛?注意听讲哟!(敲黑板)

去年9月,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超过日本新干线、德国城际高铁等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中国成为了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从长度上看,中国高铁也是世界之最。中国已有全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网,轨道长超过1.9万公里。这一铁路网预计在2020年将扩至2.89万公里。

中国高铁更长了,速度更快了,世界更“小”了,去哪都可以任性地“说走就走”!

据《中国日报》报道,目前正在计划研发的高速列车时速将达到402公里和600公里。该高速列车一旦建成,也意味着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间的旅行时间可以缩至两个小时!

图:一列动车组列车在沪昆高铁贵州安顺段行驶

除此之外,第二条亚欧专线将连接约60个国家,有望在2019年建成的试验线路正在北京-沈阳高速铁路部分路段旁架设。

中国高铁掌握“永磁心”,国际竞争赢得先机

中国高铁如今发展一日千里,傲立于国际竞争当中。但在2008年以前,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完全自主生产被誉为“列车之心”的电机牵引系统,广泛采用的第二代交流异步电机牵引系统技术,只掌握在德、日、法三个高铁大国手中。

中国车怎么能没有“中国心”?中国中车将突破的目标投向了第三代轨道交通牵引技术——永磁同步传动系统。谁拥有永磁牵引系统,谁就拥有高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2015年,由中国南车(2014年,南车和北车合并为现在的中车)研制的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成功完成首次轨道运行,并顺利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评审。中国首列“永磁高铁”的“首秀”成功,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正式开启“永磁牵引时代“,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永磁高铁”牵引技术的国家。

如今,搭载“中国心”中国高铁具备了适合不同速度等级、不同档次水平、不同动力牵引方式,能满足多层次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梯次化的产品结构,更成为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引领,产品出口澳大利亚阿根廷、突尼斯、伊朗、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图:中国高铁“走出去”,印尼首条高铁正式开工

“中国心”在中国高铁,也在格力

其实,永磁电机这颗“中国心”,不仅引领中国高铁横跨神州大地,它也存在在格力的各类大型中央空调机组中,对我国大型节能设施建设乃至实施节能战略起到重大意义。

同一个“中国心”如何实现跨界?这源于中车与格力的一段独特的缘分。

直流变频空调代表着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但该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家垄断。秉持着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共同理念,自2009年起,中国南车与格力联手开展研发,创造性地将大功率高速永磁同步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离心机组。

2011年,全球首台双级高效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面世。专用于离心压缩机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的永磁同步变频调速系统,其中电机重量降为400kg,仅为同等功率传统空调电机的1/5,功率密度提升5倍。在相同工况下,可比普通离心式冷水机组节能40%以上,机组效率提升65%以上。

专家组一致鉴定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更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的技术垄断。


作为技术基础,永磁同步电机更延伸到了格力各项大型中央空调机组中,并陆续诞生了多项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技术成果,包括:

格力全球首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开启中央空调零电费时代;格力高效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冰蓄冷双工况机组实现“白天制冷,夜间蓄冰”,引发世界关注……

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让中国制造企业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丰收,中国企业强强联合,擦出的火花更是十分亮眼,一项项尖端技术的诞生令人称奇。我们相信,拥有“中国心”的中国制造将收割更多的“国际领先”荣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