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笺 · 江南艺文社 | 报恩寺雅集

 WENxinHANmo 2017-07-30

 




社题


题一:报恩寺

题二:飞英堂论诗

题三:题铁石崖图

本期主持:薛遂初  朱文懿


    黄鸿蹇(泊云)   


【报恩寺后园】

古寺通幽径,园林愈冷清。余晖松色暗,微雨竹烟轻。春去花自落,人来鱼不惊。曲池波澹澹,心境更无名。

薛遂初评:泊云性淡泊,能耐寂寞。于诗而言人与五言相合,每有作,能得淡寂清雅之境。然笔触能放更佳。此篇规整有余,至六句略觉有滞。喜尾联十字。

朱文懿评:心境澹然,诗如其人。方之王右丞、尝少府,不亦宜乎?

 

【飞英堂】

游访不过城北寺,茶烟池影暂舒怀。前番拾得老松果,依旧零星在石阶。

薛遂初评:此篇佳处在后二句,拙能胜巧,笔触从容,自蕴感怀。

朱文懿评:禅家云:日用家常无非道。予以为诗亦如之。此诗后二句可见诗人体物之微,转觉可喜。然则法律云云,非诗家宗旨也。

 

    朱文懿   


【卜算子    与艺文社诸同志游报恩寺后圃】

零落旧王孙,抱朴居尘坱。钟鼎冠裳久阒然,犹有襟情朗。名姓属山林,写在山林榜。况复沦涟彻骨清,渺渺烟波想。

薛遂初评:文懿体弱,着布衣,目亮,春末髡近僧。雅聚每示诸友避讳之处,甫必易之工部也,若有言及高皇帝如元璋,重八者,辄正容喝之。此调风味,正是文懿本色。读至钟鼎二句,犹可见文懿之目愈明,而体愈健也。工部有句:于今为庶为清门,恰合此公写照。

 

【吴郡报恩寺】

劫火烟销几刹竿,赤乌遗构尚雄观。经营岂必推支竺,赞翼还须赖宰官。般若有音传敻远,浮屠终古立高寒。奋身直欲千寻上,无限楼台放眼看。

薛遂初评:工整。文懿于诗每不经意,然法度谨严,出语雅驯,此皆其佳处。

 

    薛岩汲(遂初)   


【飞英堂论诗】

微光偷伏窥户牖,残春坐我同我友。逸兴时成翠楼吟,奇气忽发狮子吼。岁华不逐叹已走,回廊何处当年柳。今我论诗诗知否,堂空惟见檀香久。

薛遂初评:此篇文懿言第七句增一韵不佳,泊云言七句之感略重。余思之终未改。迩来长忆少年时,小径通一静处,冬日大雪,雪上有古诗佳句,或行或楷,余甚异之,而径之足迹全无。翌日再往,句又增也,此番唐宋名篇不一而足,是时阴云将合,余骇然四望,以为诗化人而自来也。同窗习诗者六人,诗纠缠不离者惟余一人,余视其若友若敌也。社友芋水,疏影皆才俊,三四句分写二子。尝与芋水于北寺寻旧迹,所不能忘者,旧事而已。

朱文懿评:有描摹,有感慨,徐徐道来,淡而有味,似韦苏州唇吻。

 

【偶记二章】

妙法香云渺不寻,祇园趺坐始成音。天河倒卷龙渊水,散落莲花化铁岑。

(题铁石崖图)

塔势巍巍隔夕曛,秋声梵唱远难分。长松影里重回首,一院黄金铸法云。

(去岁秋,姚畏庵过北寺,余与之游。见桂花铺院作)

薛遂初评:二首皆勉强成篇,有生涩滞顿之感,而无如意挥洒之态。泊云论书尝言,书之佳处,当于尽忘技法之时。余于诗,每作必深思而定品级,中下者尽弃,然上者未必皆上也。成此诗时,暗诵右丞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句,以为唐贤之妙,在乎诗不视为诗也。

朱文懿评:其一安和之气转为跌宕之音,甚宜披翫。

 

    姚杰(畏庵)   


【北寺塔后苑二首】

一帘新雨动春寒,忍对残英愁倚栏,试向山僧问花事,茅亭疏影碧琅玕。

竹篱僧舍迹清幽,惯看凡情尘事休。欲倚栏杆梵音唱,春阴影里最高楼。

薛遂初评:畏庵擅金石,余临书每肆意时,辄取其篆书观,复能静也。此二篇喜其一,觉有清俊之气,对山僧问花事,非旖旎而蕴其意,末句终不说破。

朱文懿评:襟怀洒落,情在景中。


志趣相契者方称为友,优游卒岁者岂独乎诗。丙申岁杪,议与诸君结社唱和,时梅馥生客居于吴,姚畏庵往来于沪,闲时湖山胜迹可寻,佳日蜀纸麝煤须置,砥砺诸艺,不期比肩于前贤,淡然心性,或可自许于来者。社友二君外,其余冯小申种桃,黄鸿蹇泊云,朱病仙文懿,薛岩汲遂初,经淡如菊斋,陆峻石芋水,张欣威虚白。 丁酉大暑后一日,遂初识,畏庵刻于沪上。

 

    陆峻石(芋水)   

【入寺】

城中一塔停孤鹤。高僧说诗晚来听。推门入院无人见。漫游竹树与纵横。绕墙古佛皆昏暗。路转即见榴花明。方丈闭门念短偈。烟霏梵呗相腾腾。檐牙驳落残雨滴。字移灯火欲昏暝。舍中数客云诗好。阶下蓬勃绿苔生。

薛遂初评:绕墙古佛为北塔中见也,路转榴花是出塔外观也。此篇风味固佳,亦有粗率处。以芋水之才,非不能也,是不愿也。其才雄大,由天赐而得,其气淳厚,从积学中来。然不愿为而为,是所谓锤炼诗心。诗于国情世运相较,自可渺杳而略,心之事不可忽之。

朱文懿评:遣词造句甚滑熟,然虚语畧多。若“烟霏梵呗相腾腾”句,妙则妙矣,然非实景,惜哉惜哉!

 

【黄泊云瞩题北塔报恩寺铁狮崖图】

清眠一夕桃子熟。小县三日雨后晴。石阶迎檐珠缒耳。芳树无花可怜青。史汉如墙书在案。墙外车马路纵横。此意付君聊一笑。频频雀语声叮咛。

薛遂初评:随意成篇,得挥洒之趣,惟觉离题稍远。

朱文懿评:“石阶”、“芳树”二句如绘,且音声和雅。“史汉”句愚以为不妥,似可改。

 

    梅疏影(馥生)   


【丁酉夏初偕吴门诸公游报恩寺】

空色不相异,何妨诗是魔。远春红寂寞,得雨绿婆娑。燕子成巢久,龙孙在竹多。文殊应识我,示疾旧维摩。

薛遂初评:此篇一气回旋,有才气喷薄之感,犹喜尾联。

朱文懿评:此是佛境,凡夫安敢置喙?

 

【题鸿蹇先生铁石崖图】

崖上石如铁,毫端墨似金。心能同懒瓒,迹不让狮林。

薛遂初评:力大,觉有未尽之意,试续之:远浪期还至,长风坐可寻。无人会此意,江左自披襟。

朱文懿评:工则工矣,雅则雅矣,然流连光景之章,恐非疏影上驷。

 

【赋疏影亭】

铁石高崖上,亭亭爱此亭。黄公颜其榜,名亦同吾名。耸秀掩修竹,瘦亦如吾形。四合无屏户,好风不自扃。朝沐深林露,宵瞰碧潭星。芳春有佳客,坐此惜落英。长夏有佳客,坐染衣上青。三秋有佳客,熏彼桂香馨。素冬有佳客,坐此味其清。客行不相送,客至曾不迎。与物唯相宜,与世不相争。岂独宜四时,亦复宜雨晴。相见如旧识,立对惜惺惺。君若不相弃,同吾字馥生。

薛遂初评:北寺铁石崖上有亭,泊云题疏影二字,初未觉,及诸友至,疏影呼曰我家旧物也。疏影佳公子,才力富赡,长诗愈后愈放,视之有对客挥毫之态。此篇可作记事看,后半愈使笔如意,惟觉客至曾不迎之曾字尚可改。

朱文懿评:笔下亹亹,若不经意,竟令此亭欲活。真老作家也!


    张欣威(虚白)   


【过报恩寺后苑】

古苔十亩隐通玄,中有苍亭竹影边。遗迹赤乌今已渺,飞英堂里坐闻禅。

(寺建于吴大帝赤乌年间 初名通玄寺)

薛遂初评:诸友于飞英堂论诗,檀香在案,梵音盈耳,不知禅而闻禅,或曰禅不可闻,余不知矣。

 




北寺有梅。己丑春余初至时,流水之畔,奇石,疏梅纷置,嶙峋侧即有暗香生,白红间必有岩栖处,微雨忽来,则梅石愈润也。北寺有桂,丙申秋余从畏庵复至,时夕阳在天,梵唱未毕,老树飞花而青石铺金,门之题额有华藏世界四字,奇哉斯境也。北寺有佳景,丁酉暮春与诸友至梅圃,池水波深,荡漾如藏万里沧海,黄石势危,巍然恍见千寻峭壁。北寺有僧,师中伟尝与泊云游,闲暇精进于绘事,清癯法相若己丑初见之日,而余与畏庵俱白头矣。 丁酉六月初六日薛遂初于菊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