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思明居士 2017-07-30

在云南腾冲的高黎贡山脚下,有一个被油菜花包围、拥有400多年古法造纸历史的小村庄。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腾冲龙上寨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这是一种始于清代的手工造纸,因地处腾冲而得名“滕纸”。

抗战期间,大批内陆习用宣纸的书画名家避祸西南,他们使用腾冲手工纸创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腾纸在书画界被广泛推崇,和徐悲鸿有莫大的关系,他称赞滕纸坚韧细腻,遇墨不晕染。

但是今天,受工业纸的冲击,腾纸的买卖日渐艰难。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龙占先,是当地手工造纸“非遗”传承人,6岁起就开始学习造纸。

龙上寨流传着一句话,叫做“纸寿千年”。沿用古法造出的纸张,寿命比工业纸长10倍。

砍构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制作腾纸的原料,是一种叫做“滇结香”的植物皮,只在云南生长。

清明前后,村户会上山砍下滇结香的树枝,剥去外皮,剔除树干。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夹在中间的那一层,是做纸最好的原料。

漂构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用河水反复漂洗,清除杂质

踹构

春天,老人小孩齐聚河边,一起踩踏构皮,让纤维松散。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要把构皮踹到出清水,杂质就完全去除了。

煮构

加入石灰蒸煮,使构皮纤维柔软细腻。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温度过低会煮不“熟”,温度过高则会破坏纤维,其中的“度”需要小心翼翼的掌握。

捡构

为了保证纤维的纯净,煮好的构皮纤维,还需要经过一轮手工挑拣。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村里的阿婆一天也只能完成5斤左右的量。

打浆

1440下的反复捶打,需要两个人密切配合,增强纤维的韧性。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跟着一上一下捶打的节奏,将构皮中的果胶和杂质分离出来。

淘浆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搅拌捶打后,构皮纤维失去了果胶,不再黏合在一起。把它倒入清水,快速搅拌均匀。

抄纸

用竹帘抄起浮游的纤维,使它们交织成纸张,这个过程叫抄纸。这一步最为考验功力,通常是由心灵手巧的女人进行。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抄纸人需要在一推一拽之间,要保持快速与均匀,稍不注意,纤维便会纠结成团。

再经过榨纸和晾晒,从蒸汽板上揭下的纸张光滑如丝,宣告了一张腾纸的最后成型。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蒸汽背纸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2005年,从事古纸研究的学者到当地考察。他们惊讶的发现,只在日本和纸中出现的造纸原料,原来一直在这个小村庄默默传承着。

他们联手龙占先和村民建起了古纸博物馆。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设计师华黎免费设计,负责建设的都是当地盖过自己房子的村里人。

为了建博物馆,村民们把之前卖纸的钱都用光了。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2012年,博物馆获得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评出的“最佳公共建筑奖”,中国入围该奖项前20名的仅此一栋

博物馆由六个展厅和一个中心庭院组成。它与村落融合在一起,参观者可以去各家观看造纸工艺,形成一个村落博物馆。

古法造纸是他们的生活,他们需要古法造纸来养活他们。

原以为只有日本生产,这个云南小村庄默默传承了400年,古法造纸濒临失传

让龙占先在意的,始终都不是手艺的传承问题,而是拥有这门手艺的人,能否靠着这门手艺,有更好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