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窗牖(yǒu),中国园林的眼睛

 老有所不为 2017-07-30


发  现  生  活  中  最  美  好  的  设  计



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源本于人们采光

通风等生理性需要

形态各异的窗

是中国古典园林中

一道亮丽眩目的风景线



月鸣曲

来自设计伽

05:20

打开音乐

聆听设计伽的声音


随着文明的不断演进以及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人类对窗实用功能之上的艺术、审美需求也随之而来,使之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特征。




窗,本作囱,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既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窗是原始穴居时代的'袋形竖穴',上部覆盖着树枝杂草制成的顶盖,先民们在顶盖一侧留一缺口,正是为了上下出入和通风采光,这一缺口兼有门和窗的双重功能。



《礼记·月令》疏所记载的'穴皆开其上取明',即证实了囱是专指天窗,是开在屋顶上的,而牖才是开在墙壁上的。




囱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细化,演变成天窗和烟囱等形式,而牖也发展成檐下的通风窗和横窗。


随着古代建筑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通风和采光的面积逐渐扩大,墙上的通风口也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当门的一侧或两侧出现了较大的采光通风口,这时真正意义上的窗也就出现了。


到后来,窗与牖已没有了太大的分别,以至渐渐通用了,在现存的许多古文献中'窗'与'牖'是相通的。




古典园林中,窗的运用是园林总体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表现方式上常常运用象征、隐喻、寓意等手法,将民族宏大而幽深的哲理与审美情趣融入其中,将人引入一种广阔的审美意境,这种审美意境是通过窗的美学思想、窗的借景与窗的'审美转换'三个方面来体现的。



窗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人们获得美的心理感受。


李渔在其《闲情偶记·居室部》中着重论述了窗的设计及其美学思想。他不仅强调窗棂与栏杆的设计应讲究装饰美,而且还力求把窗从整体上变成一幅画。




不同的景区运用不同的窗形式,有时即使是同一个景区也运用不同的窗形式,苏州拙政园的游廊共运用了几十种窗形式。


每一个窗就象一个取景框来框取不同的景物,是画也是窗,是窗也是画。




人的居室空间有限,通过窗,却能将美的景致收入到有限的空间内。


我们常把眼睛视为心灵的窗户,而窗牖则被喻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眼睛'。


来源:中式茶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