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餐饮业最大的考验不仅是 ' 食品安全 ' 事件频发,更是事发之后的应对之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总有一些餐企在应对时一脸茫然,把小事情搞成大事件。 来看看,面对在美国被曝出的 ' 冰激淋机 ' 事件,' 老司机 ' 麦当劳是如何做品牌危机公关的。 危机事件:事发美国,通过网络传到中国 时间:北京时间 7 月 26 日 地点:美国 事件:下班后,Nick 无意间打开冰淇淋制作机后盖,一股腐烂的酸臭扑面而来。随后,他发现,麦当劳机器里存放奶油的凹槽里,附着了一层厚厚的已经发霉了的奶油。 ![]() 7 月 26 日,某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麦当劳里,当地大学生 Nick 决定应聘麦当劳的后厨帮工。在工作了大概 5 天以后,经理给他安排了制作冰淇淋的工作。每天下班,都可以得到一个免费的甜筒。 文中称,下班后,Nick 无意间打开冰淇淋制作机后盖,一股腐烂的酸臭扑面而来。随后,他发现,麦当劳机器里存放奶油的凹槽里,附着了一层厚厚的已经发霉了的奶油。经理不但表示,夏天冰淇淋生意这么好,没时间清理,还不让 Nick 清理。第二天,Nick 被辞退。 Nick 把此事发在推特上,到 7 月 26 日,这条推特已经被转发了 13000 多次,登上了推特热搜。 据传,美国食品安全局(FDA)已经介入调查。 事儿大了! 危机来了! 怎么办?! 应对策略 时间:7 月 26 日~27 日 地点:中国 危机公关要点 第一:速度。 危机公关如同灭火。因此,中国麦当劳 26 日连夜发声明。 第二:区别隔离。 来看一条新闻标题:《美国麦当劳冰淇淋机被指发霉 中国麦当劳连夜发布声明》 其中,特别强调了 ' 美国麦当劳 'VS' 中国麦当劳 '。 第三:态度。 中国麦当劳官方声明称:餐厅所用冰淇淋机器每天自动加热消毒,所有零部件也会定期清洗,可以确保食品安全。 ![]() 27 日上午 10 时,我截了一张图: ![]() 大多数媒体的信息是 2 个小时之内发布的。 也就是说,在危机出现的第一时间,中国麦当劳做出快速反应 。其后,用大规模的传播力去影响媒体舆论 。 就在 27 号上午,麦当劳又发出一则澄清声明,做了一次冰激凌机清洁滴漏盘的 ' 科普 '。 ![]() 但是,这还不是麦当劳危机公关的真谛。 防火墙修建要提前 真谛是什么? 防火墙要修建在 ' 平常 ',才能在 ' 非常时期 ' 建立奇功 。 比如,中餐在艰难地推行明厨亮灶,而麦当劳、肯德基早就向消费者公开透明了,甚至还会邀请消费者前去参观。 比如,消费者经常会听到麦当劳对食品有保鲜期要求,一旦超过时间,没有坏也要扔掉。 再比如,消费者还会听到这些: 服务员上岗操作时,必须严格清洗消毒,先用洗手槽中的温水将手淋湿,然后使用专门的麦当劳杀菌洗手液洗双手,尤其注意清洗手指缝和指甲缝; 两手必须至少一起揉擦 20 秒钟,彻底清洗后,再用烘干机烘干双手,不能用毛巾擦干; …… 通过这些日常细节,洋快餐的 QSCV 理念也深深地植入到消费者的心智当中。(Q,品质; S,服务;C,清洁卫生;V,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讲,平时对大众做的认知铺垫,也就是防火墙的建立,成功了 。 有一年,'315' 晚会报道北京三里屯餐厅违规操作的情况后,很多消费者自发选择了支持麦当劳。 就像这一次,美国麦当劳冰淇淋机事件,依然有很多人坚信麦当劳是值得信赖的。比如下面这张朋友圈截图。 ![]() 企业的危机公关,不是总在灭火时抢险,而是 要建立长效机制,功夫下在平时。 一、建立危机公关体系,从危机的预防、处理到从危机中恢复,都应有体系、流程和制度为保证。 二、做好舆情监测工作,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危机源头,了解危机动向,对热点进行识别,通过分类、聚类分析,判断其倾向和趋势。 三、主动、系统、全面地进行传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润物细无声 ',潜移默化地树立正面形象。 危机公关,重在预防。 如果没有预防,只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那还有人问,如何预防? 这就是上面的第 3 条,' 润物细无声 '。 具体怎么做? 1、' 主动 ' 说出你的优秀。 很多餐饮老板,奉行 ' 酒香不怕巷子深 '。总以为,营销是花钱的,自己生意好,不需要做营销。 其实不然。营销的本质就是跟消费者建立信任。 就像我听了雷军的演讲,会花 1000 元买个电饭锅一样。 因此,餐饮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说出你的优秀,跟消费者建立信任感。信任感才是真正的防火墙。 2、如何说出你优秀? 从三个维度讲述:方法论、专业度、价值观。 举例说: 某餐企主打健康牌,不用味精、不用添加剂,这就是价值观。 这家企业用散养的土鸡 + 农夫山泉水炖汤,这就是方法论。 炖鸡的温度如何控制,调味料放入的时间和顺序等,这属于专业度。 关于企业危机公关,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您在留言区与我们互动。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王新磊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查看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