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忠义:家有藏书余味长

 星河岁月 2017-07-31

包忠义:家有藏书余味长

包忠义向记者介绍他收藏的红色书刊。

包忠义:家有藏书余味长

毛主席封面刊物。

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党史资料。

雷锋书刊系列。

包忠义收藏的飞夺泸定桥宣传画。

包忠义:家有藏书余味长

成吉思汗书刊。

包忠义:家有藏书余味长

收藏的多种书签。

包忠义说,收藏旧书和老杂志,给人们留下的不仅是历史和记忆,更是一种对美好人生不懈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这件事,包忠义更加觉得收藏不仅仅是种乐趣,更是对历史的敬重和传承,是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古朴的木质书柜上、茶几底下,《长征的故事》《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故事》《雷锋的故事》《大元成吉思汗》……包忠义的家里,珍藏着历史、军事、人物传记等红色书刊(连环画)2万余册,书签1000余种。包忠义说:“很小的时候就爱读书,只要手里有钱就去买书。”最令他回味的就是小时候爱不释手的关于革命历史、军事、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书刊。为此,30余年来,他收藏的这些书刊以故事系列、年代系列区分,整齐地摆放在收藏室的书柜和地板上。尽管数量众多,他却如数家珍。

与书“结伴”家里家外满是书香

今年52岁的包忠义为人低调、心态淡然。他说,我收藏的书刊比较杂,综合类的书刊多一些,算不上专业收藏,只因为喜爱读书,在高中时便有买书、看书、留存书籍的习惯,即便在早期开商店时也捎带着卖书、租书,闲暇时供自己阅读。也因为喜爱读书,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留意自己“中意”的书刊,渐渐地,他不仅局限于收藏书刊,还包括各类书签、酒文化方便面的书刊。包忠义凭借自己的努力及用心,他从1997年起经营的首家“艺苑书店”一直经营得风生水起,从20几平米的小店发展到了如今280平米的大店。随着日积月累的资源,自己的收藏也不断地丰富起来。“在同行朋友的提议下,我开始入行收藏通辽本地书籍,侧重军事类,英雄人物、通辽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从专项上发展。”包忠义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他几十年来收藏的红色书刊。“你看,这些《红军长征过丽江》《红军长征过兴安》《红军长征过西南》等书刊都是红军长征时走过的地方党史资料,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这是带毛主席封面的刊物……”包忠义认真地一一介绍说。在包忠义的家里,两个卧室都被他收藏的书刊占用了不少空间。说起读书,包忠义告诉记者,因经营着书店,所以每到一本新的书籍,他都要阅读一番,虽说没有太多时间仔细阅读,但都得过他的眼。而回到家里,包忠义也会一遍一遍地翻阅自己收藏的已经泛黄的书刊。几十年来,包忠义与书结伴,从家里到家外满是书香。

收藏老杂志时发现“新大陆”

2015年10月份,包忠义在仓库整理收藏的书刊时,偶然间发现了几本陈旧的《草原》杂志。没成想,这一发现却引起了后来的有趣故事。当包忠义翻阅起1962年6月出版的《草原》杂志时,目录中“伊木舍楞”的名字,让他眼前一亮。原来,伊木舍楞是封三木刻作品《春之歌》的作者,是包忠义的亲大伯。这一意外发现让他十分兴奋。当即拿起手机将这本杂志和作品拍下来发到了微信朋友圈。没料到,他的这一举动得到了众多亲朋好友的点赞和热评。其中一位朋友说:“伊木老师是我市版画界泰斗级人物啊。”

伊木舍楞,1927年生于哲里木盟科左中旗,系原哲里木盟师范学校高级讲师,哲里木盟第五、六届政协委员、通辽市第八届人大代表、中国版画协会会员、内蒙古美协荣誉理事、哲里木盟首任(文革前)美术创作组组长,1987年11月离休。伊木舍楞从小就爱好画画,并通过勤学苦练和执着追求,最终走上了美术教师的道路。1948年起先后在科左中旗吉日嘎朗镇实验完小、巴彦塔拉中学任美术教师。1953年开始用民间剪纸的形式进行创作,作品被陆续刊登在自治区的各类报刊上。1957年,他的版画处女作《给妈妈送饭》被选登在《内蒙古画报》上,成为哲里木盟版画史上第一幅作品。1959年被调任哲里木盟师范学校担任美术教师。1960年被自治区教育厅选送到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学习(当时内蒙古惟一保送的名额),专业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从这一时期起开始大量创作。他的作品多发表在《草原》《内蒙古画报》《实践》《内蒙古日报》《娜荷芽》等报刊上。“由于历史原因,大伯的早期作品几乎见不到了,所以收集老作品是他多年来的未了情。”包忠义告诉记者,他将其大伯的信息发到朋友圈后,大伯的小女儿第一时间让老人看了,已年近九旬的老人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而谈起这幅作品,老人表示是在中央美院上二年级时创作的,他早已忘记了此事,没想到让侄子包忠义“淘”到了手。往事如烟,岁月如歌。

好书遇到“知音”是幸事

说起收藏,包忠义说,他的收藏以书为主,以杂为辅,也由于见什么东西都喜欢,自认为没有章法没有体系,他自嘲地认为这是收藏人的通病。“也因为手懒,无论是新书也好,旧书也罢,不追求门类、专项,至今要不是被问到藏书多少册,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册。”包忠义坦言道。这些年来,他的书店本着经营的第一思想,追求流量大而快,有时会把一些品种短缺爱不释手的书卖掉,以换取资金,这样,有时自己随便堆放的旧书堆里的“好书”,让别人捡了“漏”。虽说觉得很可惜,但书友喜欢,好书也遇到了“知音”,他就不觉得“出卖”了好书是后悔的事儿,因为毕竟一本好书有了好的归宿是幸事。包忠义还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真正的收藏家,固然应该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但他认为,好的人品德行才是一个收藏家最起码的素质。“一个人被人们品头论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他一旦成为了所谓的‘家’,就应该有大家一致公认的文化修养和职业操守。否则只会混肴视听,成为笑谈。”生活中,包忠义为人谦虚,他对书痴迷、对收藏却很随意,不求名、不图利。更不为一时的高兴,只有脚踏实地“玩个”心情。如今,他一路走来,已是通辽市收藏协会副秘书长、通辽市第十三届十大收藏家、通辽古玩商会党支部委员,《科尔沁收藏》副主编。

包忠义告诉记者,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他正在筹备参加市文化局举办的关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有关书刊和资料去参展,希望他提供的精神食粮能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